母系與愛阿華大學藥學院藥學教育的比較

母系與愛阿華大學藥學院藥學教育的比較 P34 葉續源

母系慶祝藥學教育一百週年的籌備委員叫我寫一些有關藥學教育的文字。我離開學校,為了生活,便未涉及藥學,對現代的藥學教育不太清楚,但籌備委員一再郵、電摧寫。只好談談五、六十年前,我在國內外讀書、工作的經過及感想。我過去學習及工作的經驗,也許可以給後學者,一點啟示,如文題不合,請不要用。如刊登,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原諒。

大學藥學教育是職業教育之一,其主要目的,使學生獲得一技之長,畢業後做藥師,開藥房。自由職業,生活有保障。如發財致富,有錢施捨,做慈善之事,達到助人救世之目的。
軍醫學校〈國防醫學院前身〉的藥學教育主要在訓練軍藥。學生畢業後,終生可在軍中服務,鐵飯碗,不愁生活。不過,政府己改政策,學生畢業後,在軍中服務十至十五年便可退役,最多服務至四十五歲,便限齡退役。退役後,要工作,因此,我建議母系藥學教育方針,不僅要為現役軍藥計劃,也要為退役的校友著想
一九四六至五一年,我在母系學習。其課程是軍醫學校在抗戰時期所訂的。當時,母系是在大後方四年制藥科學校之一,另一學校是教會支持的私立華西大學藥科。軍醫學校教育長張 建博士及藥科張鵬沖科長很重視藥科教育。他們認為抗戰勝利後,政府在全國各大城市設一製藥廠/衛生材料廠,需要很多藥學人才,因而邀請各地藥學專家擔任教官,每期招收學生三十名。
抗戰勝利後,軍醫學校改組為國防醫學院。一九四七年,教育長及藥科科長易人,藥學教育方針改變,藥科教官他就。一九四九年春,藥科有四位教官〈劉壽文、李蔚汶、譚增毅、黎漢德〉,及編制在他科的王贊卿,趟沖雲,陳履鰲,張宗等教官隨校遷台。遷台後,學校請到一些名教授,如教藥物化學的吳榮熙〈原上海醫學院藥科教授及國立藥專校長,曾任母系科長三月〉,教生藥學的顧文霞〈原北京大學藥學系〉及台大教授陳華洲、謝明山及許永綏等兼課。所以,我們的藥學課程很堅強。
我在美求學及教書時,歸納及分類英文成續單記錄在母系修習的科目和學分數,合計四年共修習38科目共276學分,查閱歐美藥學院的課程,無一可與我們相比,他們四年共修約100--120個學分,主要與藥學有關的課程,因此,我再將成續單記錄的科學課程及學分數〈括弧內的數字〉,除人文課程外,抄錄於後,供讀者參看:
微積分〈9〉、礦物學〈2〉、物理學〈10〉、生物學〈6〉、藥用植物學〈15〉、普通化學〈3〉、定性分拆化學〈8〉、定量分拆化學〈5〉、有機化學〈8.5〉、高級有機化學〈13.5〉、生理化學〈7.5〉、生藥學〈4.5〉、動物學〈2〉、衛材管理學〈10.3〉、生理學〈3〉,藥品分拆學〈7〉、製劑學〈14〉、細菌學〈3〉、藥用化學〈9〉、物理化學〈4〉、生藥學〈3〉、生理學〈9〉、衛生化學〈4.5〉、藥物合成〈4〉、調劑學〈6.75〉、毒物學〈8〉、衛生化學〈4.5〉、藥物合成〈4〉、工業藥用化學〈6〉、醫院藥房實習〈8.5〉及工廠實習六月。
藥用植物學、定性分拆化學、定量分拆化學、有機化學、生藥學、生理學、藥用化學、藥品分拆學、調劑學、衛生化學及工業藥用化學等課講授一小時,實驗三小時,實驗後寫報告。藥物分拆學實驗在台灣省衛生試驗所做,衛生化學分柝冰淇淋,工業藥用化學參觀台北、基隆地區的化工廠七,八所,調劑學實習在台大醫院。除此之外,在暑假,我們為畢業論文做實驗。

高等有機化學,醫科生物化學,醫科生理學,物理化學、藥品合成,藥品檢定等課程都是美國藥學院研究所的課程,給赴美進修的同學幫助很多。

我們沒有上藥理課,因我們上柳安昌教授的生理學時,都怕考不及格,考過期考後,同學開會決定,推張德龍及我為代表,請求劉主任是否可以不排藥理課,他便不排。

工廠實習在台中糖廠酒精科,糖廠利用製糖剩餘的糖蜜發酵成酒精,賣酒精給台灣煙酒公賣局;收集及烘乾發酵菌,壓成酵母片,賣給藥房或畜牧場〈如養雞場〉做飼料。發酵室有幾個數萬加侖容量的發酵漕。壓片室有單孔壓片機約十檯。所有工廠操作均依成規,不容絲毫改變。我們整天在發酵室及壓片室觀察,但缺乏人與人的交流,得益不多。

在藥化實驗課,我們學過做藥用肥皂,我感到在小工廠實習很重要,十二月中,自台中回台北後,便請覃廷芳的老師介紹,與覃廷芳到台灣工礦公司,萬華肥皂廠實習。該廠有一個一千加侖的皂化槽,一,二個工人。我們與工人,自加牛油,氫氧化鈉入槽開始至天香肥皂出門,一起操作一週,比之參觀大工廠,得益更多。

一月二日,吳教授叫我去明華診所代理藥劑生的職務,直至畢業分發。在明華藥房,我首先問學徒程天平藥房的成規,後細心觀察,才知經營藥房及請醫師叫病人到藥房配方是一大學問,認識一些醫師、藥師及藥劑生,得益非淺。

畢業後,我在三軍總醫院藥房工作,主任楊電蓀〈P30〉,藥房是日軍留下的,有一小製劑室,能做蒸溜水,室內有一張檯,設備很簡陋,並因原料限制,只配製一些外用,治香港腳的〝333〞藥水,或皮膚科用的藥膏。配方室有藥師裘珍卿〈藥專畢業〉,及二、三位調劑員,共用一張大的調劑檯,

秋季,我與同學合開〝強身〞製藥廠,生產化學品,因同學口露製造方法給經紀人並帶他常來參觀,經紀人便在他的屋外仿做,六月內關門。市場互相競爭及傾扎的實例給我們很大的教訓。

1952年春,明華藥房藥劑生董明才先生,叫我做一、二千瓶500CC裝的紫藥水,我初拒絕,但他一番好意,供應原料、瓶子,標韱,並建議可在總醫院藥房做,按瓶計酬。我與覃廷芳兄商議,他老鄉可幫忙,並在廈門街找到一間空房。我們購買工具,包括水缸、漏斗、杓子、攪拌棒等,每天早上去配方,然後由工人包裝瓶子,貼標籤,約二星期做完。因有紫色,剩下所有的工具無再用的價值。我把門外一大堆包瓶子用過的稻草燒掉,煙火沖天,警察趕來,罰我巨欸。覃廷芳與我空忙一場,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以後才知道,董先生找了很多人,都不願做。我投入陷井,在製劑上又上了一課。

為響應政府號召克難運動,我時想在公餘開藥廠,也時想到知己百戰百勝的哲理,因此時去參觀藥廠。仁美藥房藥劑生楊開智先生,鼓勵我做〝胃乳〞,帶我去參觀在一屋後面空地,棚子下,用木蓋遮蓋著數個大缸的〝胃乳〞。做〝胃乳〞不需昂貴的設備。我在藥化實驗課做過〝胃乳〞,知道洗去鹽份〈sodium chloride〉很花時間而作罷。

某藥廠委托王濟凱藥師〈P24,前總醫院藥房主任〉邀請總醫院醫師在〝大三元〞餐敘。我列末座。餐畢,王濟凱藥師才說請各醫師多開〝胃乳〞處方。我上了〝推銷藥品〞的一課。

在總醫院服務時,我曾參觀萬華製藥廠及中國生物製藥廠。萬華製藥廠,主人大慨是工人,設在其家中的一個間房內,有一個混合用的大臉盆,一個約十層木製架子乾燥器〈用風乾或太場晒〉,一個單孔壓片機,片子收集在一個桶中。台灣寶華製藥廠所有的片子都委托他做,拿壓成的片子回門市部分裝、貼標籤。看中國生物製藥廠女工填充注射液液、火封針管,對我在美讀研究所,幫肋很大。

我在總統府醫務所服務時,副秘長要我給他一瓶治蚊虫叮的藥水,請主任開處方,但不知道。我按化學文摘查得碳酸胺酒〈Spirit of ammonium carbonate〉配一百CC一瓶,他說很有效。

我未出國前,與黎教官談論我致力藥廠不成功的原因大慨歸納於一,太急操,未三思便實行;未考慮是否有市場,是獨家或眾人能做。二,不能專職。三,缺乏資金。失敗為成功之母,他將我們的故事告知後期同學,所以楊秀然〈P40〉退役後做礦泉飲料便很成功,在台灣、美國及大陸都有公司;一僑生,學成回印尼做活性炭也很成功,其產品供應全世界。

一九五三年春,我外職停役,去總統府醫務所,一九五四年,總統府長官及同事鼓勵我出國進修,但母校不發英文成續單。一九五五年春請到英文成績單、申請到愛荷華〈Iowa〉大學助學金、考過留學考試,籌借保證金及旅費,吃盡苦頭,幸得師友幫助,辦妥手續,擭得簽証。九月到愛阿華大學藥學院任助教。

第一學期,我與其他六、七位助教一起指導三、四年級學生的調劑學的配方實驗,每週三個上午或下午。教授Van Horn沒有叫我們上調劑學的課,不知講課的內容。他擬定數十張處方。學生每次配不同粉劑的處方。其量為三或七日份。每個助教指導三、五個學生;每一學生自單一劑量計算總量,使用天秤,稱藥物。藥物分別放在紙上,紙上註明藥名,等助教來檢驗。在助教監視示下,在乳缽〈mortar〉中混合,先混合分量小的二種,先攪拌後磨研,再加第三及第四種成份,反復操作。將混合均勻的藥粉分裝,依處方所寫的份數先分開,後逐一再稱,每份重量的差別要在規定量百分之十以內。包裝要確保藥粉不溢出,分囊裝及紙包兩式:囊裝先將藥粉填充進明膠囊〈gelatin capsule〉中,置明膠囊於大口罐中。紙包先將藥粉放在紙中間,不要對摺,大的一邊比小的一邊大約四分之三吋,摺大的一邊壓在小的一邊上,再摺二次,然後換個方向摺二次,將一端套入另一端。用打字機打標籤。標籤上有病人及開處方醫生的姓名,配方日期,服用方式,有時註明藥名。做完後交給助教驗收,助教會評論其結果,最後學生清理調劑檯。總之,調劑實驗要訓練學生做事細心,有耐心。他們有充裕的時間,三小時配一方,都做得很好。

第二學期,我我與其他六、七位助教一起指導二年級學生的藥房製劑學實驗〈Galen preparation〉。這一課包括液劑及軟膏劑,它與調劑實驗一樣,著重藥的成份無誤及份量準確。將所有成份,包含色料,置於燒杯中,混合均勻,加熱煮沸〈減菌〉;過瀘。過瀘可使藥水透明、美觀。裝在瓶中。用濕紙巾,先拭瓶外,再貼標籤。
軟膏劑與粉劑及液劑所不同的是將固體藥的成份先放在乳缽中,研磨成細粉,轉移至蒸發皿中,再加其他成份如亞麻酯、凡士林;混合,加熱,裝在大口罐中,拭抹外面,及貼標籤。

藥學院有一個設備完整的製劑室。上課後,學生數人一組到製劑室實習,親自動手,代Baumann教授做各種製劑。教授在旁監視。做成的製劑供大學醫院及其他醫院使用。

藥學院有一個很大的藥化實驗窒,只見研究生,末見藥科學生在那裡做實驗。
除藥品管理學及藥房經理學,藥科學生在藥學院教室上外,其他課程如化學、物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細菌學、經濟學,藥師法學等課在別的科系教室上,一共讀100至120學分便可畢業;在藥房實習六個月。其實,藥科學生自第一年的寒暑假起,便在藥房工作。上學時期,在愛阿華市的藥房工作。
每年秋季,禮箂〈Lilly〉或派德〈Parke Davis〉、及普強〈Upjohn〉藥廠邀請藥科四年級學生去參觀四天。我也隨隊參加,吃大菜,開眼界,嘗受一番。
藥科學生讀完三年課程便可考執師所須的學科項目,讀完四年級後,再考技術方面的項目。有執照的藥師,百分七十以上在市上或醫院的藥房工作,其餘的多為藥廠做推誚員,很少人願意讀研究所。

我曾將愛大藥學院藥學課程的情形寫信給劉主任並寄他一本《賓州藥師法》〈Pharmaceutical Law of Pennsylvania〉,請他給學生講授中國藥師法。
我在寒假開始時,做〝穩定維他命K注射劑的研究〞。教授看我用火封針管便認為母校的藥學水準很高。一個月後,教授見我的實驗結果很好,叫我推荐同學申請助學金,所以,很多母系的講師及助教,到愛大進修。他們都有傑出的表現,在二、四年內獲得碩、博士學位。

自金明儒、張鍵官、詹肇漢、張祖堯、鍾炳泓等兄擔任母系教官、系主任起,至現任的教官及主任學兄〈恕我不列他們的大名,因人數大多〉,都曾放洋留學,獲得碩、博學士學位。回國後,應社會需要,擇外國藥學教育之長,棄母糸之短,逐漸改進母系的課程及設備,將藥學教育發揚光大:增加醫院藥學、臨床藥學等課程,充實實驗窒設備,使母校的藥學教育與國內外大學的藥學教育,不但並駕齊驅,並且超過外國的藥學水準。一九八一年,我回台參觀時,母糸製劑實驗室己成為一個小的模型藥廠,有全套新的打藥片〈自混合粉末、做顆粒、烘乾箱及壓藥片機〉機器,及製造糖衣藥片的設備〈編者,請加入其他設備的項目〉,壓製維他命B1及B12藥片,生產含甘草浸膏吐酒石〈Potassium antimony tartrate〉 止咳劑。有一個小工廠,生產製藥原料;自海藻抽取海人酸,合成菸鹼酸,製造erythromycin estolate及 ampicillin抗生素等。生產收入,補助學糸行政開支。母系有這些設備及生產這些原料及藥品,我們校友為她而嬌傲。
不知母系有無安排學生在寒暑假期去藥廠、藥房打工,如無,不妨試做。
畢業後,我在藥房工作,少看書。1955年,我來美國進修,除英文外,對其他課程如物理藥學、藥品控制學、藥用化學、微積分、物理化學、儀器分柝學、高級藥品定量分拆學、有機定性分拆學、統計學、數理分拆化學〈高級物理化學〉、有機反應原理,有機藥用化學、有機含氮物化學,化學動力學等都不生疏。以後來美國進修的同學也有同感,我們不論進修藥學、或生藥學、藥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均在二年內獲得碩士學位,四年內博士學位。
在美國讀研究院,領助學金的學生,規定每學期讀十四學分,做研究六學分,一般讀30個學分便可得碩士學位。如做論文,讀24個學分、一年左右,便可獲碩士學位。讀博士學位要先讀完48個學分,二種外文〈德、法文〉,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繳交一篇論文,通過博士論文考試,一般需時四、五年時間。在歐洲攻讀博士學位,無規定要選甚麼課,讀多少學分,只要通過博士論文考試便成。

誌謝:本文蒙金明儒及張鍵官兄補正,特此致謝 2008/1/31脫稿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三〉南京中山陵及靈谷寺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三〉 葉續源

南京中山陵及靈谷寺 六月八日 晴

南京舊稱六朝故都,指吳、東晉、宋、齊、粱、陳六個朝代建都於建康〈今南京〉,加上南唐、明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及汪偽政府算進去,是十一朝代的首都,名勝古蹟眾多,是旅遊勝地。
八時,何師父駕車送我們去遊中山陵及靈谷寺。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世界偉大政治家、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位於南京市東郊鐘山南麓,乃孫先生自選:一九一一年元旦,孫先生就任國民政府臨時大總統後,去謁明孝陵,對身邊的同志說:「明祖朱元璋以布衣起兵淮上,軀逐元韃,恢復漢族,一統天下,確實是民族革命之先進。我奔走革命,垂幾十年,目的是步明祖後塵,推翻滿清,如今幸告成功。待他年諸事摒擋清楚,即在明陵左近結一茅廬,以明祖為鄰,以終天年」。
九十一天後,孫先生為謀求南北和平統一,辭去臨時大總統,讓位給袁世凱。第二天一清早,孫先生邀胡漢民等人,去紫金山打獵。走到小茅山南麓地勢高峻之處,孫先生遠眺方山,近顧秦水,頓覺心曠神怡,高興地對衛隊長郭漢章說:「你知道,這裡的地勢比明孝陵還好,有山有水,氣象雄偉,不知當初明太祖為什麼不葬在這裡!」想了想,又說:「待他日孫文去世,願向國民迄求這一杯土,以安置我這一軀殼」。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先生病逝北京,治喪委員會先將靈柩暫置北京香山碧雲寺內,四月,在上海成立葬事籌備委員會,遵先生的遺願,派人到南京勘察葬地,接洽徵購事宜。同時登報向海內外社會各界懸獎徵求陵墓設計圖案。四個月內,共收到應徵圖案四十餘件。經孫夫人,孫科和葬事籌備委員以及特邀專家(中國畫家王一亭、土木工程師南洋大學校長淩鴻勛、德國建築師樸士、雕刻家李金發)評判,評定呂彥直的設計圖為頭獎,二、三獎及七名榮譽獎。隨後,將這些獲獎作品公開展覽五日,每天來參觀的有千餘人,上海的各家中西報紙發表評論,最後一致決定採用呂彥直設計的陵墓圖案,並聘請他為陵墓建築師。(詳見瑤竹:中山陵的設計與建築,世界日報2003/1/12)。
一九二七年一月開始包工建築,一九二九年春主體工程完工,一九二九年五月卄八日自北京移中山先生靈柩,並於六月一日抵南京,經中山碼頭、中山路而至中山陵。
中山路是標準的六線大道,路旁梧桐樹,較一九四八年夏我自新街口乘公共汽車去遊中山陵時更茂盛,綠葉成蔭,街道乾淨,路旁房屋似乎無大變化。田導遊指出過去在中山路的「國民政府辦公地區」,現在是中國人民政府政治協商會江蘇省委員會」所在地,對外不開放。田導遊說國民政府奠都後,有計劃地建設,南京市幾條大道,都是依世界標準改建為六線大道,路旁植樹,是吾國城市中最漂亮、雅觀的城市。我曾遊過歐美很多大城市,南京中山路的確比法國巴黎的香檳大道、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獨立大道等更美觀。
一九四八年夏,一週日,我獨遊中山陵。遊人不多,自陵的下面一口氣走完四、五百石階至陵寢。台階兩旁的樹木,尚未成林,視野廣闊,由祭堂向南眺望,一望無際,氣象萬千,真是人傑地靈,驚嘆不止。時欲重遊舊地。一九九六年,陳子端、徐申芬、梅湘蘭、筆者及田導遊重登中山陵,援記其實。
中山陵坐北向南,佔地八萬多平方米,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個鎏金大字,顯示他一生崇高的理想與博大的胸懷。石坊後是一條寬闊墓道,長三百七十五公尺,寬四十公尺,有三百九十二級用花崗岩砌成的石階,每天成千上萬人行走,百年仍不變形,堅固耐用,令我欽佩建築師設計周密;墓道中有一牌樓,八個平台;牌樓上有孫中山先生寫的「天下為公」四個鎏金大字。再進為碑亭,高八點一米,寬四米的巨碑,上刻「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党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二十四個鎏金大字;最高的平台有兩座柱狀華表,標誌祭堂在此。祭堂有三個拱門,門額上分別鐫孫中山先生所書的「民族」、「民權」、「民生」鎏金大字,顯示孫先生終生救國救民的偉大政治思想。祭堂的門楣上刻孫中山先生所書的「天地正氣」四大字。
祭堂中有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四點六米,逼真生動。東西兩面護牆壁的大理石刻總理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民國十二年所擬的「憲法草案」及胡漢民等書寫的「總理遺囑」。我己讀過「建國大綱」及「總理遺囑」數十次,在此再讀,感觸良深。孫中山先生為拯救中華民族,免被列強瓜分,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擬定「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俾使我國成為民族獨立、民權平等、民生富有的康樂大國,無奈軍閥割据,終生奮鬥,未達其目的,臨終囑付同志及國民,「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繼續努力…。」讀後肅然起敬,深感未盡一國民的義務及責任而汗顏。
祭堂有點相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美國總統林肯紀念堂。
祭堂後有墓門二重,前門是銅製雙扇門,上有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二重門是銅製單扇門,門上鐫有「孫中山先生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型墓室,直徑十八米,高十一米,周圍有漢白玉欄杆,中央是用大理石構成的長型的墓,上面有中山先生漢白玉臥像,非常逼真〈五十年前我看見的似是中山先生的臘像置放在玻璃棺中〉。中山先生的遺體,安葬在墓下五米處。瞻仰者可圍繞欄杆,俯視臥像。
祭堂在茅峰山頂上,自入口的平地至祭堂約五百米,中間的石坊、牌樓、碑亭及祭堂均在一條直線上,後面的建築高出前面的建築,頂上面蓋藍色琉璃瓦。自入口處向上觀看這些建築物似乎連在一起,中間有三百九十二級石階及八個平台。八個平台象徵中山先生的儒家思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平台上左右置放銅鼎,中間平台上一個銅鼎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軍攻打南京時,被日軍機槍射了數個孔。導遊說,以前在該鼎旁,有牌示說明洞、孔的由來,當局為了討好日本的觀光客,移去那牌示,諱言日軍屠殺南京三十萬軍民的殘酷的史實。聽後感慨萬千,在旁的遊客也憤憤不平。
有一微雕專家,在一平台上一角的一小攤上,為人刻字,二十五平方厘米大的小圖章,能刻二百多字的總理遺囑,令我欽慕。陳子端兄購一個為記念。
中山陵如建在平地,形似時鐘,牌樓、碑亭及祭堂的頂上面蓋藍色琉璃瓦,象徵中國國民党青天白日党旗覆蓋在靈柩上,顯得特別莊嚴肅穆。
一九五零年後,劉伯承任南京市長時,自湖南運來二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墓道周圍,整個園林面積達三千公頃。陵墓周圍,林木茂盛。
中山陵的建築,華麗雄偉,各國領袖的墓,如在法國巴黎拿破侖的墓、在英國倫敦英王的墓、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父華盛頓的墓,在紐約上州Hyde Park羅斯福總統的墓及愛阿華州West Branch胡佛總統的墓,我都參觀過,沒有一個能與中山陵相比
。中山先生雖與世長辭,但他的思想一一浮顯在陵墓中,浩氣長存,令參觀者學習他的思想,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註,刊登2008年4月11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四〉

南京靈谷寺

靈谷寺位於中山陵東約一公里的靈谷公園,園中除靈谷寺外,有靈響寺、萬工池、無樑殿、松風閣、靈谷塔、寶公塔等名勝古蹟,巨木參天,風景優美。
靈谷寺原址在鐘山南麓獨龍阜,現在明孝陵所在地。靈谷寺原名開善寺,南朝梁天監十三年〈公元514〉,梁武帝簫衍為葬其師寶志和尚所建,造有志公塔,唐代改名志公禪院,南唐改稱開善道場,北宋稱太平興國寺,明初改名蔣山寺。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為建明孝陵把蔣山寺及志公塔遷至現址,並命名「靈谷寺」。以後該寺毀於兵火,僅存無樑殿,清朝同治六年曾國藩重建並命名「龍王廟」。
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在靈谷寺遺址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一九五零年後更名為靈谷公園,但一般人仍稱靈谷寺
靈谷寺大門正南有一個長約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据說,它是朱元璋為紀念徵調萬名年青軍工築明孝陵挖掘而成。靈谷寺大門是一座二拱門的門廳,中門上題「靈谷勝境」,上蓋藍色琉璃瓦;寺內大雄寶殿供奉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裝法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築。
靈谷寺兩側紅牆,高三、四米,其邊門各書「松聲」、「泉濤」大字。
無樑殿
無樑殿在靈谷寺之西,原名「無量殿」,為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殿長三十七點九米,寬四十六點七米,高二十二米,南北各有三個拱門,四面皆有窗,結構堅固,至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全用磚石砌成,其形似〝入〞字,呈穹窿狀,無樑無椽,沒有一根木,因此,又稱「無樑殿」。殿前有一座五楹帶頂的陣亡將士牌坊,前面有巨大的國民党党徽,党徽中間刻「大仁大義」,後面刻有「救國救民」四個大字。殿內壁上刻孫中山的「總理遺囑」及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的名字。
無樑殿後的一棟,內分隔為數小廳,第一廳是一友誼商店,第二廳右邊展示滿清政府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的照片,其中有兩廣總督林則徐〝拋英商的鴉片入海〞、〝燃燒鴉片〞、〝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英、俄、法軍指揮官手持染血的劍〞、〝鄧世昌率黃海艦隊,抗日失敗,簽訂馬關條約〞等。
第二廳左邊是「革命之光」的圖片,展示國民革命,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烈士的遺照;〝秋瑾〞、〝黃興〞、〝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日本與同志的合影〞、〝蔣總統介石與周恩來的合照〞、〝武昌起義〞等;建立黃埔軍官學校軍政要員如陸皓東、于右任等的腊像。
第三廳壁上掛的像片有羅福星〈台灣抗日烈士〉、詹天佑〈我國傑出工程師〉、陳嘉庚〈南洋富商,資助國民革命軍巨款,而使革命成功〉等。
陣亡將士公墓
陣亡將士第一公墓在無樑殿後,第二、三公墓在第一公墓的左、右,共埋葬北伐及抗日陣亡將士一千零二十九名,墓牆是弧形。
松風閣
松風閣在墓牆之後,建在幾十級台階上,閣高十米,寬四十一點七米,七間二層,外有回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中空,頂蓋青色琉璃瓦,藍色披檐。閣後中間的道路正中有寶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勛〞四字。
靈谷塔
靈谷塔在寶鼎之北約百米,原名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建於一九三一年,塔高六十米,九層八面,塔內外璧均嵌石碑,刻錄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訓詞等。第九層無碑,供遊人遠眺。
明孝陵墓道
十一時離靈谷公園赴明孝陵,途經蔣總統故居〝美齡宮〞,極欲進去一看,但導遊說無時間,千里而來,過門不入,眾人悵然。
明孝陵墓道,正在重修擴寬。我們在道口停車,步行參觀。墓道兩邊楊柳夾道,安全島上植梧桐,綠蔭成林,左右行人道旁有石刻猛獸,每隔約十米置放一對,依次排列的是獅,獬豹、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十二對,雕獸高約三米,每座重一、二十噸。最後有文官、武將石像各二尊。這些猛獸象徵陰間的保護者。中間的道路正在鋪地磚,禁止通行。安全島旁正在建水泥地,建成後,汽車可通。路的兩旁是果園,桃李結果累累。
十一時五十分抵博物館,超過中午下班時間五分鐘,博物館關門,工作人員吃飯、休息,吃了一次閉門羹。國內很多類似公營機構,中午都停工、吃飯及休息。
十二時抵天倫俱樂部午餐,只有我們一行四人及另一桌四人,粵菜味道頗佳,有炒膳糊等。飯後在街上散步,頗清靜。餐館旁一銀行,為拉顧客,在門外人行道旁辦公。子端兄需要一電器零件,但三、四條街的電器行都未備那小零件,可知其地之偏。
(註,刊登2008年4月18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五〉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江蘇省南京下關浦口之間,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重慶白沙砣長江大橋之後的第三座跨越長江的大橋。它聯接津浦和滬寧〈上海至南京〉兩大鐵路,溝通華東南北交通;自北邊的哈爾濱可直達南方的廣州及香港,對我國交通、國防及經濟有重要作用。全部大橋是由中國工程師設計和施工的特大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形橋樑,其上層為四車道公路橋,車行道十五米,兩旁人行道各為二點二五米,長四千五百八十八米,正橋長一五七六米,其餘為引橋;下層的鐵路橋,長六千七百七十二米,寬十四米,有四軌,火車可同時雙向對開。正橋有十孔,每孔跨度一百九十米,有橋墩九個,每橋墩底面績約四百平方米,鑽越深度達五十五米,最高的橋墩自基礎到頂部高八十五米,橋下最大通航淨高二十四米。
正橋公路兩邊的欄杆上嵌著二百多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有一百五十對白玉蘭花型的路燈。
南北兩端各有一對橋頭堡,高七十米,上有三面紅旗,堡前各有一座十多米高的雕塑,塑工、農、兵、學、商人像群雕。橋頭堡堡身周圍刻有〝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等浮雕。
南京長江大橋於一九六零年一月正式動工興建,於一九六八年九月鐵路橋建成通車;十二月二十九日公路橋建成通車。
据水利工程專家顏本琦教授說:外國工程界對南京長江大橋之建造,開始都持懷疑態度,因橋長水急,橋墩定位難度高;建成後,對中國工程師,都給崇高的評價。此橋曾以〝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建立工程師的自信心,也建立政府官員及人民對工程師的信心。
南京長江大橋是南京四十景之一,在南岸橋下設公園,其展覽室介紹大橋的歷史,有電梯通橋面的橋頭堡,開放時間每天上午八點三十分至十二點,下午一點三十分至五點。

雨花臺
二時,離南京長江大橋,經護城河、集慶門、中華門而至雨花臺。
雨花臺位於中華門外一公里處,面積一百五十三點七公頃。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開壇講經,說法虔誠,感動上蒼,落花如雨,而得名;明、清兩代分別列為金陵十八景之一,遊人往該地遊憩,拾撿有紋彩的卵石--雨花石。
一九五零年,雨花台辟為烈士紀念陵園,種有各種樹木,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烈士群雕、碑廊、紀念橋、知名烈士墓、紅領巾廣場及雨花石博物館。紀念碑建於主峰上,紀念館陳列一百二十七位烈士的事跡,碑廊由一百八十碑組成,上刻《共產党宣言》等著作。
一九四八年我曾參觀過雨花臺,它的情調今昔大異,遊人不多,我們攝影後,驅車去夫子廟。
秦淮河夫子廟
秦淮河的命名,据說在秦始皇時代,鑿通方山,引淮水至城中而得;河分內、外兩部,內河在南京城內,包括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是秦淮河最繁華之地。
夫子廟位於南京城南,秦淮河岸上,在明代,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許多服務行業,如酒樓、茶館、小吃、青樓妓院應運而生。昔日繁華隨歷史變遷而消失。自1984年起,政府重新開發夫子廟、秦淮河為觀光區,恢復明末清初的舊貌。夫子廟附近有不少旅館、飯店,外面粉刷一新,但外式未變,街道狹窄,美中不足。
汽車停在區外,田導遊帶我們先去烏衣巷,參觀王謝故居;雙扇紅色大門,銅環拉手,古色古香,圍牆環繞,牆高四、五米,上蓋半圓筒瓦,宛如廟宇,房屋很小,收費參觀,時間所限,未進一窺。出烏衣巷便是秦淮河,河寬約二十米,河中泊三、五遊艇,河邊攝影,作為紀念。過橋,便是夫子廟的廣場,遊客頗多。廟前「天下文樞」牌坊,富麗堂皇,坊後孔廟,巍峨崇偉,廟中塑巨大的孔夫子坐像,像前大廳,過去的考場,擺著約百張桌椅。廟的兩旁仍是明、清時代的建築。朱雀街在廟之東,花鳥市在街中央,出售各種小鳥金魚。小鳥有金絲鳥、小麻雀等;水族類有金魚、小烏龜等;花草更多,不勝枚舉。兩邊商店,銷售飼料。說明居民屋中蒔花種草,養鳥觀魚,上代人民的遺風。街道俠窄,遊人眾多,如過江之鯽,摩肩接踵,寸步難移。離夫子廟去玄武湖。
玄武湖
自玄武門至玄武湖,玄武門周圍的南京城牆仍在,車停在櫻洲停車場,五人沿行人道漫步觀湖。玄武湖初建於北宋時代,位於南京城中,鐘山麓下,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現在是我國城內最大的公園,面績四百七十二公頃,其中水面三百六十八公頃,陸地一百零四公頃,包括五塊綠洲,形成五個風景區,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和休憩之地。五個風景區是:一為環洲,植楊柳,垂柳倒映湖中,美景難敘;二為櫻洲,春季桃花和櫻花盛開,遊人如織;三為菱洲,四為梁洲,風景最美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花展覽,萬人觀賞;五為翠洲,有勁松、翠柏,另成一格。夏天湖上荷花爭妍,搖舟其上,萬愁頓消。沿岸有一條十五公里的人行道,五洲之間,橋堤相連,楊柳夾道,微風拂拂,夕陽西照,浸步道上,人似神仙。五十年前,我獨自散步其間,印象深刻,迄今未忘。現在,不知是為錢還是方便遊客,湖上有私人快艇、大型豪華遊輪等;陸地道上有電瓶環保車,道旁湖上有湖上餐廳,卡拉 O K歌聲,擾亂幽靜,真殺風景。我們繞梁洲一圈,在聯接梁洲與櫻州橋上攝影,證明曾到此遊,遊興未盡,五時許,去南京市立工藝美術總公司友誼商店觀光。
六時在友誼商店旁的皇閣餐廳晚餐,粵式菜餚,味道可口。恰逢有人在該館結婚宴客,館無禮堂,新人、男女儐相及雙方家長,穿婚紗、著禮服在街上列隊迎賓,增一見識。飯後回旅店休息。
參考資料:谷哥〈Google〉網上資料。
(註,刊登2008年4月25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六〉

姑蘇名勝古蹟多

我們於九時十五分抵下關火車站,十分感謝地陪何先生、粱師父〈司機〉提行李送上車箱,否則會有不少困難,因當時車站尚無為旅客搬運行李的服務員。九時半,孔副經理德青抵站,送我們赴蘇州,途經鎮江、丹陽、常州及無鍚。鐵路兩旁有不少水池/魚塘,似是過去挖土築纖路的遺跡,民舍多改為兩層樓的磚房,周圍種水杉,可供建材。沿途土地肥沃,多種青菜,供應城市,利潤較種水稻高,農人生活似比五十年前我在上海讀書時去遊南京好。
一時抵蘇州火車站,地陪導遊許佑瑾女士、全陪陳勇領師父迎候。孔副經理德青本欲留站,候車回南京,經陳勇勸說後,才隨車到餐館向團員解釋訂峨瑂輪遊長江三峽,使遊伴不愉快的事的經過。在餐館看見其他旅伴,不勝高興,有久別重逢之感。那些旅伴本慾去遊黃山,因雨,自武漢直飛上海。這些都是參加旅行團的好處,如遇天氣不好,航班誤點,旅行社會重新安排旅程、住宿及導遊迎送。
餐畢登餐館頂上,瞭望蘇州風光,廣大平原,一目千里。
蘇州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前786〉,是吳國的首都,迄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也是三國時代,東吳孫權的發源地。在第六世紀,蘇州可經大運河直達首都洛陽,商業日益繁盛,為絲纖品的轉運中心,有綢鄉之稱。明、清時代,當地許多人,經商致富,建有富麗庭園一百五十多座,名聞遐邇,為全國四大風景旅遊城市之一。
二時登車遊蘇州,沿運河大馬路進行。津杭大運河長1796公里,開鑿於隨陽帝。蘇州老城在運河之內,內有內城河,河道縱橫交錯,橋樑特多,運河或引河進入市內有閘門,宛如城牆的城門。蘇州街道狹窄,其民居仍保留前街後河的原貌,河邊建水踏階、或走廓及小橋涵接對岸的鄰居。因此,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新市區在運河外開發擴建,工商大樓林立,成為江南沿海重要商鎮之一。
拙政園
拙政園在蘇州城東北的七門街,是明朝御使〈相當現在的監察院院長或監察委員〉王獻臣於明德四年〈1509年〉,用巨款,費時十六年所建。它佔地四公頃,是城內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庭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及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王獻臣任御使時被內監專為緝案的辦事公暑撿舉數次,因而辭官。他用做官時發的橫財在蘇州築園自娛。導遊說王獻臣有這麼多錢建庭園,不言可諭,是貪污、接賄的見證,難怪當時有人密告他。王獻臣去世後,他兒子豪賭,一夜將此庭園輸給三人。他們將園分為東、西及中三部。此後,年代變遷,主人時易,繁盛荒蕪亙換,迭經修建。1950年代修建後,對外開放。1961年起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1995年向聯合國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拙政園有四十一景點,其佈局是東部山地,松竹幽徑;中部湖泊,小橋流水,荷花漂香,亭閣褸榭;西部的閣亭建在鳥上,以影景著名。我們第一次遊覽在春末,導遊領我們自南門進園,參觀中、西部的勝景大慨如下。第一次遊覽在秋初,遊覽全園。
倚虹亭
我們自大門入,途經「四面廳」,先抵位於東部與中部交界處的西面長廊上的倚虹亭。它是觀景佳地;近景右面有「梧竹幽居」亭,中景右面是土石相間的山林,左面可觀「遠香堂」的一角,遠景可望「別有洞天」,又稱「西半亭」。兩亭遙遙相對,是園林中「對景」的佳例。更遠可見園外的一座高塔,為之「借景」,借園外之景,佈飾園內。
梧竹幽居亭
「梧竹幽居」亭。亭形四方,每面的月洞門,就是一幅畫面。亭中「梧竹幽居」匾額旁的楹聯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壯靜觀山,說明此亭是欣賞四季景色的好地方;東洞門面向東面的假山,欣賞春季山上的百花開放。西洞門面向湖光山色,經「荷風四面亭〞遠達園外的一座高塔,一望無阻;南洞門望溪河出沒,小橋流水;北洞門面翠竹青桐。
遠香堂
遠香堂面水而築,水中遍植荷花,取名自「香遠益清」名句。遠香堂是典型的江南圜林,四面廳堂,高大寬敞,堂內無柱,四周皆為落地窗,鑲嵌玻離,面水對山,屋角斗拱托樑。堂南檐下懸「遠香堂」扁額,堂北臨水平台寬闊,石欄傍池,對岸小山橫陳,柳堤如帶。
荷是遠香堂前主景,過去以遠香堂為賞荷宴會及吟誦場所的聚會,吸引很多吳中知名人士,留下不少詩章。現在也是最吸引遊客之地。
荷風四面亭
離「遠香堂」亭,至園中心島上的「荷風四面」亭,其形單檐六角攬尖敞亭,周邊空曠,內有一付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池水一房山,說明其景緻;池上蓮藕紅,池邊楊柳綠。亭為開敞的建築,柱間無牆,不阻視線,是觀荷欣柳良地。
雪香雲蔚亭
離「荷風四面」亭,經一假山至「雪香雲蔚」亭。亭建在假山島上,朝南,形長方,卷棚歇頂,內掛「雪香雲蔚亭」扁額,亭前平台中央有石桌、石凳,亭外植梅。〝雪香〞形容冬天下雪,梅花盛開,花白,味芬芳之意。假山用太湖的岩石及掘池的泥土堆成、山上種梅。「雪香雲蔚」亭之南是遠香堂,南北遙遙相對。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七〉

見山樓

離「雪香雲蔚」亭向「見山樓」前進,途經四曲橋,依靠欄杆,觀池中鯉魚,五顏六色,自由悠遊,不亦樂乎。「見山樓」取名於陶淵明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建在一小島上,上下二層,是一座江南風格的民居樓房,外有走廊,牆壁有明瓦〈花格〉窗,是園中最大的一座建築。從西部可直至底層,但至上層要經過一道爬山廊。底層被稱為「藕香榭」,是過去文人騷客集會吟唱之所。室內有一對聯「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東西隹句,觴詠其間」。
香洲
離「見山樓」亭,過曲橋經「南軒」、「小飛虹」至「香洲」。香洲位於水邊,在東西南北水流交匯處,三面環水,一面靠岸,是舫式結構,有二層艙樓,前端寬敞,船頭是台,前艙是亭,中艙為軒,舫尾是閣,閣上起樓,是一條很美觀的石舫。站在舫頭,波起漣漪,四面開敞明亮,滿園秀色,心曠神怡。舫尾有小門通「玉蘭堂」,門楣題額是「野航」。蘇州人稱它「旱船」、「石舫」。
別有洞天
離「香洲」經「澈觀樓」至「別有洞天」。它是中園和西園的分界處,有一半亭及一個牆體厚實的圓門洞,上題「別有洞天」。出「別有洞天」便是西園,又稱補園。据說以前建築華麗,有別有洞天,地似仙境之稱。我2001年10月,第二次遊拙政園時,曾參觀西園,除亭閣景緻外,尚有很多盆景,似植物園或苗圃,似是為庭園而種。
倒影樓
「倒影樓」在花園西部,紅柱綠瓦,以觀賞水中倒影為主的景觀,戶外近看閣亭在池中的倒影,別有景緻。樓分二層,樓下為「拜文揖沈之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石田〉,蘇州著名的畫家。園主張履謙為表示對文、沈景仰之意,特建此樓以資紀念,並將他收藏的文徵明及沈周畫像和文徵明撰書〈王氏拙政園記〉及俞粟盧書《補園記》等石刻,嵌在齋內左右兩壁。此齋臨水而立,基面低矮,面水的一側有透明長窗,窗內有木質低欄。倚欄而立,可憑水觀景。透過南窗遙望宜雨亭,既是美妙的框景,也形成典形的對景。
與誰共坐軒
出「倒影閣」經「浮翠閣」、「笠亭」,而至「與誰共坐軒」。軒依水而建,其四面、窗洞、軒門、軒頂、石桌、石凳、燈罩、牆上扁額、半欄等均為扇形,故又稱「扇亭」。在內向外看,不論高矮,頭在窗口;外面的人只能看見里面的人的頭及肩。有一付對聯「江山如有待,華柳更無私」,其窗外的景緻很美。遊客站在該亭窗內照像,是框景,意為裝入框內。續至「留聽閣」,及「卅六駌鴦館」。
卅六駌鴦館
卅六駌鴦館是古代鴛鴦廳形的建築,用屏風、帳圍將一大廳分隔為二部;南部稱「十八曼陀羅花館」,北部叫「卅六駌鴦館」。駌鴦館北半部挑出水面,由八根石柱撐住館體架於池上。館中央的大廳用銀杏木雕玻璃屏風扇分隔為二。北廳〈後廳〉臨清池,夏、秋時推窗可見荷池中芙蕖浮動,鴛鴦戲水,別有一番樂趣。
南廳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向陽,小院圍牆擋風取暖,并使室內有適量的陽光照射,種植花卉。這裡的曼陀羅花即指茶花。清代末年,張履謙建此園時曾栽種十八株山茶花。冬天百花凋榭,山茶卻嫣紅斗雪,展示獨美。主人常在此館宴客會友。現在,牆壁上繪有十八〈我猜的,記不清其數〉幅曼陀羅花及其他名花。走馬看花,約三點四十分離拙政園。
我們第二次遊覽拙政園在秋初,導遊領我們自柬門進,參觀園中東、中、西部的勝景。園巳整修一番,人行道鋪水泥,路邊擺盆景菊花,非常美觀。人行道及橋上蓋防雨及蔽日遮布,給人方便。在園林博物館購數本旅遊書刊後去真絲廠。

(參考資料:《拙政園》,蘇州園旅遊蕞書,蘇州大學出版社。《蘇州》,華藝出版社。)

蘇州真絲廠
我們對富有的人穿綢著緞都很羨慕,但知道生產綢緞過程的不多。蘇州是我國四大生產綢緞重鎮之一,我們實地參觀,聽導遊講解,上了一課自養蠶至絲製品的四個階程。,爰記一二,供友共賞。
蠶蟲生絲作繭。
蠶蛾產卵數天後,卵生出幼蠶蟲。蠶農喂桑葉,蠶蟲生長。每經五天,休眠一次,退去外皮。經三十五天七次休眠後,蠶蟲長大成熟,吐絲、作繭自封變成蛹;在繭中24小時後,蠶蛹化成蛾,咬破繭,飛向外,重產卵,完成生命一次循環。因此,蠶作繭變蛹24小時前後,加溫烤繭,將蠶蛹殺死,收集蠶繭,運到真絲廠,加工繅絲。
我讀小學五、六年級,上勞作課時,老師教我們在火柴盒中養過蠶,收集數個破蠶繭,不知如何製絲。
選繭做繅/線
繭的品質不一,以色白、光滑為準,定一、二、三級,分別課集,謂之選繭。二,煮繭抽絲。蠶繭上面有一層薄膠,使絲與絲互粘。用溫水煮繭,膠質溶化,便可抽絲。三,抽絲。工人手指一摸,便摸出絲頭,掛旋轉的小輪的鉤上,二個繭的絲合併為一,一小輪能繞二、三千米,輪滿,換上另一小輪,為一繞絲。如工人發覺絲中齗,立即再摸出一絲頭將它掛接上,令人不勝欽佩。四,復繞。復繞指將六條繞絲合併成為一條絲線。將一大圈絲線包裝為一包,送絲織廠染色,織成各種顏色的絲絹,成匹上市出售。裁縫師傅購絲絹做成各種製品,如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
劣質絲線用來做絲棉被,或絲袍、絲襖的裹內,輕盈保暖。一床特大號〈King size〉的絲棉被只售美金五十元,價廉物美,數位遊友購買。我買一床,其中陳一之夫人、陳鴻波女士購二床,一床給她母親。
看過真絲製造過程工廠後,參觀絲織門市部。女士們對絲織品興趣頗濃,紛紛選購。
六時離絲織品門市部,夜宿蘇州新城區一賓館。飯後忖想,以前,蘇州供應絲綢給全國以及毆州貴族,應時而生,名聞遐邇,但養蠶產絲,時間長,成本高。現在,發展化學纖維,大規模生產,價廉物美,經久耐用,下知養蠶產絲這一行業能維持多久。
(註,刊登2008年5月16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八〉

蘇州刺繡

八點四十五分抵蘇州刺繡研究所。該所建於1954年,1957年收歸國營,有員工三百多人。
以地域區分,我國有四大刺繡:粵繡、湘繡、蜀繡及蘇繡。粵繡以龍鳳馳名,凸出在平面上;湘繡以老虎出名;蜀繡以虎豹及金魚為重;蘇繡著重魚蝦,豹狗、花鳥。蘇繡創始人洗壽〈南通〉,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送呈刺繡一幅,而名聞天下。開始時,蘇繡是私營,以後招收學徒。現在學徒是具有藝術天資的高中畢業生,來所培訓三至八年才成為熟練技工。
刺繡針法有四十多種,有亂針及單針等。刺繡形式有「緙絲」、「單面繡」及」「雙面繡」之分。在展示品中,英國查理王子及戴安娜的肖像繡便是雙面繡〈一面一像〉,這幅人像繡可龍在他們不和或離婚後所繡〈1996年前〉。
吾國富人家中,喜掛五彩九錦鯉魚繡,以示年年有餘。繡一幅1 X 2米大的「九魚圖」,一個人要費三年時間才能完成,難怪其價格高。十點半離刺繡所,赴虎丘山,約五分鐘抵達。
虎丘山
虎丘山高36米,是我國現有園林中最早〈春秋戰國〉的名勝,迄今有2500年的歷史。《越絕書》有載,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于此山。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在其上,故名虎丘。虎丘山在大平原突起,周圍數十里無山。後來,達官貴入在此地建別墅、寺院,留下名勝古蹟眾多,現仍存五十一景。
試劍石
虎丘山的四周有河環繞,旅行車自第一道山門進入停車場。我們步行經海涌橋,入第二道山門,續行約二十步,路右邊一巨石上刻「試劍石」三大字標誌。誌前的一塊大石,重約一、二百公斤,中間裂開一小縫,猶於刀切豆腐,整齊劃一。傳說,春秋時代,吳王闔閭令幹將莫邪鑄劍,鑄成後,試其鋒利,劈石所至。或說,秦始皇掘得吳王殉葬的劍,試其鋒利,所留的痕跡。再前行有一石頭,其形似枕頭,便稱「枕石」。
千人石 點頭石
千人石又稱千人坐,在上山路的盡頭,是一塊比較大的石地,約五、六十平方米。舊誌云:晉高僧生公講經處,下有一塊石地,可坐千人,故名千人石/千人坐。在千人坐東側稍低處,有一小水池,名「白蓮池」。白蓮池旁凸出一方石塊,上刻「點頭」二字,疊在他石上。點頭石之西是二仙亭。
劍池
劍池在二仙亭之西,千人石上面。《吳地記》記錄:闔閭葬在池下〈一說在塔下〉,陪葬有三千寶劍,故稱劍池;池上築圓洞石拱橋,圓洞上嵌「別有洞天」四字,圓洞旁壁上嵌「虎丘劍池」四字。橋的中間有二圓口,其直徑約半米,傳說為打水用,名曰「雙吊桶」。
1958年,天旱,河床乾涸,劍池水位降低,顯出一洞,可通吳王闔閭之墓道,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擬挖掘吳王墓,但國務院考慮保護山上的寶塔,故未進行挖掘。
孫武子亭
孫武子亭在千人石東邊,是紀念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將領孫武而建。吳縣志有記,孫星衍於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所建的孫武子祠,於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毀於火災。現亭是1950年後所建。孫子兵法,金科玉律,為各國軍事學家所推崇,譯有各種文字,是我國及美國西點陸軍軍官學校的參考書之一。
雲巖寺禪/雲巖寺塔
自白蓮池東向上走五十石階,又稱五十參,便是雲巖寺禪。寺前端的雲巖寺塔又稱虎丘塔,是江南第一古塔,最早建造的仿樓閣式磚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塔高47.3米,歷經七次火災,災後重修。1940年代,發現塔傾斜,岌岌可危,宛如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羅馬比薩〈Pisa〉斜塔,故有中國斜塔之稱,政府請專家設法固定,現己穩定。
萬景山莊
「萬景山莊」,又稱「盆景園」,在虎丘山東邊山麓,大門上有「亦山亦水」匾額。園內有數百盆姿態不同的古松、水石盆景。園內地形起伏多變,擺佈各種盆景,與自然山林融為一體,確實美觀。十二時一刻離虎丘山。
(註,刊登2008年5月23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三十九〉

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約七里大運河畔楓橋鎮,初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舊名妙利普明塔院。据說,唐朝著名詩僧寒山拾得曾居此院,因而,改名寒山寺。唐朝天寶年間,詩人張繼遊江南,夜泊楓橋。寒山寺的鐘聲,激發他的詩情,吟出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從此,詩以寺傳,寺以詩名,蜚聲海內外。每天到寒山寺參觀者數以千計
普明塔院
元末,寒山寺全毀於戰火。其後,寺雖復建,而塔未建達六百多年。1992年,寒山寺住持性空帶領全體僧眾,發願募捐重建普明寶塔,並於1997年落成,從此,寺塔俱全。
我們先進普明塔院,其平面呈〝回〞字形,四周有圍牆,普明寶塔在中央,為五層四方樓閣式仿唐建築,高四十二點四米,巍峨壯觀,為寒山寺新的標誌。
塔院的主殿是法堂,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高居台基之上,是高僧宣經論法的場所。堂前築有露台。台下有水池環繞,中央有九龍五鳳青銅寶鼎一座。法堂兩側繞以回廊,壁間嵌有五六十方塊石刻。
楓橋
自塔院小門出,通過馬路便是楓橋,它是水陸孔道,南北交通樞紐。橋在寒山寺北,距山門約百步,是一座半圓單孔石橋。楓橋建於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長三十九點六米,寬五點二七米、跨度十米,上面有欄杆,欄杆中央有一碑,刻〝楓橋〞二字。楓橋東接鐵鈐關。
寒山寺
寺院坐東朝西,佔地約一點六萬平方米,東西向主軸線上有照牆、山門、大雄寶殿、寒拾殿、藏經樓和普明塔院;北側有霜鐘閣、羅漢堂、寒拾泉、寒拾亭、方丈書齋及僧舍;南側有楓江樓、弘法堂、碑廊、鐘房及鐘樓。
照牆
照牆聳立在山門前,黃牆壁上嵌三方青石,上刻「寒山寺」三字。牆上端有脊檐,飾有遊龍。繞過照牆便是寺門。
寺門面闊三間,十點八米;進深二間,八點零六米。門上懸「古寒山寺」金字紅底匾額。過寺門,進入前院,左側有花壇,壇壁上嵌花崗石碑,上刻「妙利宗風」四字。花壇另一端嵌花崗石碑,上刻「寒拾遺蹤」四字。庭院右側配殿門上,懸掛「羅漢堂」匾額。殿堂中央供奉一個觀音菩薩銅像。在後堂以及殿堂左右裡,供奉樟木雕刻的五百金身羅漢像,造型生動。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建在台基上,闊五間十八點五米,進深四間十四米,高十二點五米,單檐歇山頂。正中三間前面有露台,四周繞以漢白玉欄杆。殿宇門楣上掛「大雄寶殿」匾額。殿中高大的須彌座,用漢白玉構成,座上安奉釋迦牟尼金身佛像,像前侍立摩訶迦葉和阿難陀弟子像。兩側靠墻壁供奉十八尊鎏金羅漢。堂中有四大鐘,每鐘高約三、四米,其中一個是加拿大華僑捐贈的,另一個是日本佛教協會捐贈的。
大雄寶殿如來佛像背後的牆壁間,供奉寒山、拾得石刻畫像。
寒山、拾得的事跡
拾得原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孩。國清寺豐干禪師一次外出,在路中聽見小孩哭叫之聲,尋得一個數歲兒童,帶回寺院。寺中的僧徒便稱他為「拾得」。「拾得」起初在寺內管理食堂、香燈的工作,後在廚房幹活,時常把寺內剩下的食物,放在大竹筒中,讓寒山帶回充飢。
世人不知寒山子的來歷,也不知他的姓名,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狂士」。他隱居在天台唐興縣西七十里,名叫「寒岩」的地方,經常來往國清寺。他衣服破舊,頭帶樺樹皮帽,腳穿木屐,面容枯稿,形同乞丐。如有人問他關於國家社會的問題時,他沉思片刻後,所說一言一語都頗有哲理,令人敬佩。國清寺豐干禪師很欽佩他的才華。他來國清寺後,有時取得「拾得」留下的食物便走;有時與拾得無拘無束,唱詩吟佛經,怡然自得;有時在長廊徘徊,沉默不語,或大聲唱歌,或仰天大笑,或大發牢騷,指槐罵桑,言語犀利。僧人不耐其煩,便罵他、捉他、打他,但他拍掌大笑,常說「奇怪,奇恮!三界輪回,」駐足很久才離開。
唐朝台州刺吏閭邱胤赴任前,問豐干禪師台州有哪些有學問的人。豐干禪師說;「你遇見他們,不認得他們。認識他們的人,不願見他們。如果想見他們,不可以看其相,便可見他們。」並說國清寺的寒山、拾得實是文殊、普賢菩薩〈佛教最有學問的人〉的替身。閭邱胤到任後第三日,便去國清寺,在廚房裡看見狀如叫化子的寒山、拾得,便鞠躬行禮。寒山、拾得兩人見狀,呵呵大笑,連聲吆喝說:豐乾多嘴,多嘴!你不認識眼前的阿尼陀怫〈指豐干〉,你為甚麼不對他行禮,而對我行禮。說吧!兩人攜手離開寺院,回去寒岩。以後,閭邱胤攜帶衣服及藥品又去寒岩拜訪寒山及拾得。他們看見閭邱胤,便低頭彎身,進入岩石縫中,並說:「盼望各位,多多念怫修行。」後,岩縫便消失,結合為一,〈筆者按,此語過於神化,真實情況,他們可能向山上逃。〉從此便無蹤跡。閭邱胤命令僧人道翹搜尋寒山、拾得的遺物。道翹在林木、岩石及鄉村房屋的牆壁上抄得詩歌三百餘首,編成《寒山子詩集傳》,刻印發表,流行在世。書末附有豐干、拾得詩篇,所以該集又稱《三隱詩集》、《三賢詩集》。上述是閭邱胤在《寒山子詩集傳》的序文。張維明復印該文首頁刊在他箸的《寒山寺》一書中〈37頁〉,以存其真。此書影響廣大,並傳說寒山、拾得到過妙利普明寺,所以,便改妙利普明寺為寒山寺。
(註,刊登2008年5月30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

寒山寺的古鐘、清鐘、日鐘

穿過大雄寶殿南側洞門,至鐘樓。鐘樓是一座六角重檐亭閣,樓底中央有《重修寒山寺記》碑,記錄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江蘇巡撫陳變龍募款鑄鐘的經過。樓上懸掛的巨鐘便是陳變龍募款所鑄的,稱為〝清鐘〞。
公元502年至519年初建的妙利明塔院〈後稱寒山寺〉時,即鑄大鐘一口。元朝末年,寒山寺毀於戰禍,後多次修建,修後均毀於火災。寒山寺日漸衰落,和尚星散老死,原來的古鐘不知去向。明朝嘉靖年間,寒山寺方丈高僧本寂禪師募款鑄鐘,重修鐘樓,並於當年除夕鳴鐘。這一鐘鑄成後不久,倭寇〈日本浪人強盜〉在江蘇浙江地區搶劫,將寒山寺的大鐘取去,故有「鐘遇倭變銷為炮」之說。一說該鍾被倭寇帶回日本。後說的可能性很大;曾旅居日本的康有為,1880年二月二十五日旅遊寒山寺時,聽僧人說古鐘遺失事後,曾寫一首詩:「鐘聲己渡雲海東,冷落寒山古寺楓;勿使豐干又饒舌,他人再到不空空。」伊騰博文,曾著文說明該鐘在日本。
江蘇巡撫陳變龍募款鑄鐘時,消息傳到日本。日本佛教協會向各界人士募欸,並於1905年鑄造一對奶頭青銅姊妹鐘,將其中一個,送給寒山寺,放在大雄寶殿中。鐘上有模鑄伊騰博文的銘文:「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唐時鐘聲空於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鐘傳入我邦,今失所在,山田寒山〈日本僧人〉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乃將新鑄一鐘齎往懸之,來請余銘。寒山有詩,次韻以代銘。姑蘇非異域,有路傳鐘聲,勿說盛衰跡,法燈滅又明。明治三十八年四月,大日本侯爵伊騰博文撰。….」
寒山寺的鐘聲
張繼《楓橋夜泊》詩句有「夜半鐘聲到客船」。導遊說寒山寺每天清早、黃昏及元旦子時撞一百零八次鐘;早上、黃昏擊鐘打鼓,俗云「晨鐘暮鼓」,用以報時,叫僧徒到法堂去做功課;一百零八次鐘是指為驅除「一百零八煩惱」。日本日中友好協會每年組圉來聽寒山寺除夕的夜半鐘聲。
「楓橋夜泊」這首詩收載於日本教科書,因而連小孩可以背誦,引起很多日本人對寒山寺的興趣。1979年夏,本池田市日中友好協會的藤尾昭副會長到寒山寺觀光,認為如果能組織日本人除夕來聽寒山寺夜半鐘聲,意義非凡。在當年除夕,藤尾昭領導「寒山寺鐘聲團」,來蘇州聽除夕鐘聲。從此,每年參加「寒山寺鐘聲團」的人數有增無減。在1999年,參加第二十一屆聽鐘聲的人數有六仟多人,到2002年底,累計己有五萬多位海外遊客聽過寒山寺的除夕鐘聲,以日本人居多。
每年除夕,半夜11點42分10秒,寒山寺的方丈會在鐘樓內撞響第一下鐘,以後每隔10秒鐘撞一聲。此刻起,全場一片肅靜,許多人合掌,在鐘聲中為新年祈福,等到撞第108聲時,正好是元旦的零點鐘。
此時,整個寒山寺的人民及遊客同聲觀呼,鐘鼓齊嗚,爆竹同放,煙火沖天,蘇州市長發表新年賀詞,日本電視台即時轉播,向全日本播放此一盛況。宛如美國電視傳播紐約市時代廣場慶祝元旦的盛況。
現在寒山寺的鐘不再依清規而敲,而是商業化了,自早上至晚間響著不停。1996年6月,我們登鐘樓,付費敲鐘,一敲三元人民幣,每人最多敲三下。除夕,遊客特多,其中有不少日本觀光客,要體會「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感受,不惜付重金而獲一敲。2002年12月13日《世界日報》大陸聞〈二〉版,報導略謂:寒山寺的子夜鐘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出售給商家,由遊客出資敲,價格是:第一響五百元人民幣,之後每逢八為三百元,其餘二百元。又說今年〈二零零二年〉是寒山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除夕除敲過一百零八下鐘以後,可以加敲一百五十下。寒山寺鐘聲,過去為解人煩惱,現在為蘇州市廣進財源。
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我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間,派蔡愔至印度求取佛法,回國後始建寺譯經。依照佛教,建寺必造鐘。我國故都西安、南京及北京都有鼓樓,建樓時間在東漢之後。樓中懸鐘架鼓,每天晨昏打鼓撞鐘,所謂「晨鐘暮鼓」,用以報時。皇帝上朝,朝庭各種喜慶、大典,及新年等擂鐘一百零八次的習俗,在「百丈清規」未定前,可能沿用佛教的法規。在機械時鐘未發明及普遍使用前,用敲鐘來報時間、發號令和慶典是很常見的。天主教堂,每天早上、中午、黃昏及星期天舉行彌撤時必敲鐘。在非寺院裡,如學校,敲鐘主要為報時。我讀初級中學時,由工人以打鐘通知學生、教師起床、就寢、上課、下課及吃飯的時間。該中學原名景韓書院,建於明、清年間,有一大鐘。該鐘於一九五八年間,大躍進時代,土法煉鋼,被溶化銷毀了;我讀的高中是戰時省立中學,臨時校舍,受軍事訓練,由號兵吹號,替代敲鍾來管制學生員工的作息。
(註,刊登2008年6月13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一〉

百零八鐘的詮釋

關於「一百零八鐘」的起源及解釋,近來報章有文報導:魯寧先生「趣話一百零八」一文提問那是為甚麼?〈200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馬艷先生為答復魯寧先生的詢問,在2003年二月三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發表《108下鐘聲》一文謂:「按一百零八下鐘聲,其寄意深矣,它是釋家大慈大悲的空谷跫音,它滿負惻隱之心,有能解除天下地上神鬼的戰鬥悲酸痛楚的功能。而「一百零八下」之說,乃肇始於舊稱獅子國的錫蘭。其肇始之初,並未有何深意,迨傳至中國後,才逐漸成為能解除天下地上一切神鬼的戰鬥、悲酸、痛楚之說的。爰就所知,略述於後。」
戴玉冰先生感到馬艷先生所言與他所知不盡相同,在2003年七月十九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發表《再談八百鐘》長文。玆將馬艷先生〈後稱《馬文》〉及戴玉冰先生〈後稱《戴文》〉的宏文以問答方式摘錄於後。
《馬文》中謂:「一百零八下之說,始見於明郎瑛的《七修類稿》「鐘聲數珠」云:「鐘聲晨昏扣一百八聲,一歲之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釋氏念珠,也借此義。具楞伽經中菩薩問也〈楞伽即錫蘭〉。」在這幾句話裡,可以知道一百零八下之說始於錫蘭,敲鐘的時間是晨昏各一次,每次都敲一百零八下。它的意義,只與一歲之義有關,與釋家佛法並無任何關係。」
《戴文》中說:「楞伽」為錫蘭古僧伽羅語的音譯,也是錫蘭一山名。釋迦牟尼曾在楞伽山上宣講大乘佛經,佛經因宣講地點而命名為《楞伽經》。《七修類稿。鐘聲數珠》中所指的應是《楞伽經》,而不是「楞伽」。《楞伽經》採用問答式體裁,一開卷便是錫蘭的大慧菩薩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釋迦牟尼逐一作了解答。明代學者郎瑛認為,釋家鳴鐘一百零八下,數珠〈即念珠〉共一百零八顆,不是數字巧合,而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在《鐘聲數珠》中提出兩種解釋。其中一是「一歲之義」,其二是「具《楞伽經》中菩薩問也」。後者譯成白話是說「具有《楞伽經》中大慧菩薩提一百零八個問題的象徵意義」。
《馬文》中說:「通常在中國,釋家只有打「暮鼓晨鐘」的傳統習慣,並未聞有晨鐘打一百零八下之說。而到了唐代,有位高僧百丈禪師作了一本《敕修清規》的書,把晨暮一百零八聲之說列入清規之內,並詔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規而行,…。《戴文》中說這段話與歷史出入很大。百丈禪師確有其人,他曾在新吳〈今江西省奉新縣〉境內開辟道場,在唐憲宗元和九年〈西元八一四年〉創立《禪門規式》,並在道場實施。就在這一年,百丈禪師便圓寂了。後人為紀念他,遂稱《禪門規式》為《百丈清規》。…元順帝妥權帖木爾崇信佛教,於元統三年〈公元一三三五年〉頒聖旨給江西百丈山大智壽聖禪寺,勒令住持德輝禪師重新編集叢林清規。新的清規編修完成後,定名《敕修百丈清規》。經過元、明兩代朝庭的頒布,詔告全國寺院實施新的清規,一直延續至今。唐代百丈禪師制訂的《百丈清規》,在宋代己散佚,無法查考了。但元代德輝禪師編撰的《敕修百丈清規》下卷第九章《法器》篇的原文與《馬文》援引的文字基本相同,但有些重要字、句錯漏,原書文字如下:
「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昏衛,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
其中「睡眠」一詞,《佛學辭典》的解釋是一種使心靈暗味的精神作用,為一百零八煩惱之一。佛教所謂「煩惱」是指各種情緒、慾望及世俗的思想和認識活動,是諸苦的根源和生死輪迴的總因。因此「破長夜,警睡眠,覺昏衛,疏冥昧」的佛法內涵是消除煩惱,擺脫諸苦,超越生死輪迴。並非《馬文》所言「鐘聲有警醒作用」那麼狹義。
《馬文》中引《敕修清規》規定一百零八下的敲法說:「大鐘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昏衛,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起止三下稍緊。」在這個說法裡,又知道了鐘聲有警醒作用…,卻看不出它與佛法有何牽連。而且也看不出當時釋家寺院是否有晨昏敲鐘敲一百零八下的」。《戴文》列舉黃夏年主編的《佛教三百問》一書中說:「寺院打鐘一般叩擊一零八聲,原因有二,…….,一是認為這樣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煩惱之擾,佛教稱「百八鐘」。台灣陳義孝居士主編的《佛學常見詞彙》一書,在「百八鐘」詞目下注釋曰:「晨昏各打大鐘一百零八下,以警醒一百零八煩惱。」何謂「一百零八煩惱」?《辭源》在「百八煩惱」詞目下注釋曰:「佛家謂六根與六塵相接而生六不同。……..六六相乘得三十六,去〈過去〉、來〈未來〉、今〈現在〉三世皆有此煩惱,故曰百零八煩惱。」將以上三書合參,便明白了《敕修百丈清規》中「一百零八下如何敲法」是很有講究且寓意深長的。每敲一下,象徵著驚醒一種煩惱。每通三十六下,寄意驚醒一世的煩惱。凡三通,意味著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百零八種煩惱全部廓清。
鐘鼓等法器在寺院中具有報時、號令和禮儀等多種功能,用於召集僧眾、傳送信息、誦經修法及法會儀式。寺院中設有大鐘和小鐘。大鐘只在早晚報時,撞響一百零八下。遇到節日、法會、迎送官員和住持、有名望的人時,也要鳴大鐘以示隆重。寺院中的小鐘不止一個,懸吊在不同場所,從清晨到半夜,在各種活動中都會按照儀規隨時敲響。
「晨鐘暮鼓」的由來是每天剛欲曉,鐘樓首先敲鐘百零八下,接著擂鼓三通。夜幕初降,鐘樓首先擂嚮大法鼓三通,接著敲鐘百零八下。
碑廊
碑廊在鐘房對面,有走廊銜接。碑廊展示的石刻有:清末朴學大師俞樾書寫的張繼「夜泊楓橋」石碑;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及一副對聯;明人唐寅撰寫的《姑蘇寒山寺化鐘疏》;清末「戊戍政變」的風雲人物康有為的詩等。
離寒山寺,回旅館午餐。三時許乘火車,先去上海,換車去杭州,七時抵杭州,夜宿〝花港旅店〞。
(註,刊登2008年6月20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二〉

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楊朝英的詩句,道盡南宋時〈公元1127--1279年〉大運河畔杭州、蘇州、無錫、紹興等地的繁華盛況。公元第十二世紀初期,宋朝首都開封被金軍攻陷,皇帝徽宗、欽宗被擄後,宋朝舊臣擁徽宗九子趙構為皇帝,史稱南宋。南宋最後定都杭州。於是,杭州日漸繁盛,人口由五十多萬增加到一百多萬。滿清末年,太平天國之亂,杭州瀕臨全毀,城牆和城門夷為平地,蕩然無存。現在,杭州的面積大約四百三十平方公里,有一百二十多萬人口,是浙江的省會,而浙江是中國最富庶省份之一。杭州最著名的產品是龍井茶和絲織品。杭州的天氣四季如春,著名的西湖,每年吸引遊客達數百萬人。
六和塔 六月十一日 晴
八時半起程去參觀六和塔。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杭州為吳越國首都,國王弘機應延壽、贊寧和尚之請,建塔以鎮錢塘江洶湧江潮之害,派僧人智元禪師建塔。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北岸月輪山上。塔名「六和」取佛教僧人修道的六種規約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及利和同均。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東南西北天地」六方均和之意。
現在的六和塔是公元1153年重建的,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再修的磚木閣樓,平面八角形,高約六十米,佔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自下而上,塔檐逐級縮小。塔檐翹角懸掛了一百零四個鐵鈴。塔頂上裝燈,為江船導航。六和塔外觀八面十三層,內部六層封閉,七層與塔身的內部相通。塔身可分為外牆、回廊、內牆和小室四部,形成了內外兩環。內環是塔心室,外環是厚壁,回廊夾在中間,有梯盤旋其間。內牆厚四點二米,門洞內有甬道。外壁牆厚四點一二米,每層四面有門通外廊,門與回廊間形成一甬道。甬道壁上的石龕,飾「須彌座」、人物花卉、鳥獸圖案等雕刻,非常精緻。從塔內登梯而上,在門外各層走廊上依欄遠眺,那壯觀的錢塘江大橋,江中飛駛的風帆,蒼郁的群山,寬心悅目。李克成、江玲璋、吳平、慎迪行、陳一之、鄭寶鼎、葉續源、吳和英及王大玉〉等九位旅伴在塔十三層走廊上觀看錢塘江大橋等勝景,心情非常愉快。
中華古塔博覽苑
「中華古塔博覽苑」,位於六和塔後,建於一九九三年,佔地百餘畝。苑內有仿建中華名塔三十六座,其形制有密檐式、亭閣式、覆體式、金剛寶座式、過街塔及花塔等,每座高約三、四米,多按原塔十分之一的比例,大多採用原塔所用的磚、石、木等材料所建。這些模型中有我國現在,也是世界木構建築最高的應縣木塔、雲南傣族建築風格的景洪曼飛龍塔、伊斯蘭教特色的新彊吐番蘇公塔及獨具一格的青海太平喇嘛塔等。在這個蕞爾之地看到全國各地名塔模型,能滿足未能去各地參觀的心願,獲益良多。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
位於杭州市南邊,跨越錢塘江接聯浙贛鐵路、公路等交通大動脈,對發展華東的經濟有很大影呴。軍事上,可利用浙贛鐵路、公路自南方運兵、輸糧至華中,保護南京及上海等地。因此,建構錢塘江大橋之議早有共識,最後茅以升主持建成。錢塘江大橋是第一座由吾國工程師設計、建成的鐵路、公路兩用大橋,提高了吾國工程界的信譽
一九一六年,茅以升畢業於唐山路礦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前身)土木系,旋赴美留學,獲康乃爾大學碩士和卡內基一一梅隆大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橋樑桁架次應力(Secondary Stress in Bridge Trusses)中的創見被同行專家稱為茅氏定律。
一九二零年,茅以升學成回國,任唐山工學院和南京東南大學教授,時年二十四歲。以後歷任河海大學、北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和中國交通大學(後改名為北方交通大學)等校校長,是一位享譽中國教育界和工程界的教育家和橋樑大師。一九三三年,浙江省政府決定在錢塘江上修建大橋。錢塘江的氣象、水文和地質條件十分複雜,每逢上游山洪瀑發和下游海潮倒灌時,江水翻騰,波濤洶湧。江底流沙深達四十餘米,變化莫測,在這種條件下建橋,難度很大。時任浙江省建設廳長的曾養甫,省公路局長的陳體誠,浙贛鐵路局局長的杜鎮遠等,打破當時國內大橋均由外國人修建的定規,聯名推荐茅以升主持修建錢塘江大橋的重任
茅以升當時在北洋大學任教,欣然從命,兩下杭州,對錢塘江建橋的可行性進行實地考察,並著手規劃和設計。他提出的方案;橋址選在六和塔旁,公鐵兩線上下疊置,橋墩長度減短一半,橋墩間距加大到六十七米,橋墩數目減少,工程量銳減,工程縮短,造價降低。在工程招標時,他的方案以技術可行,經濟合理而得標,大橋造價(決算)為法弊五百卅一點六萬元。
一九三三年前,錢塘江大橋已有美國橋樑專家華德爾提出的設計方案,建橋費用估算為七百五十八萬銀元,較茅以升所提的費用高一信多。
大橋從一九三五年四月六日動工建築,一九三七年九月廿六日建成通車,歷時不足兩年半。
後來抗日戰局惡化,同年十二月廿三日,茅以升奉上級命令,揮淚將親手建造、營運不到三個月的大橋炸毀。一九五三年,茅以升受命領導大橋的全面修復工程,錢塘江大橋從此告別了坎坷的命運。一橋飛渡,天塹變通途。六十多年來,每當人們乘車通過錢塘江大橋時,都為國人自行建造大橋的功勛人物一一橋樑大師茅以升而驕傲
(詳見2002年十月六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文章著:茅以升炸毀自己建造的錢塘江大橋)。
十時十五分鐘離六和塔去參觀靈隱寺。
(註,刊登2008年6月27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三〉

靈隱寺

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坐落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的靈隱山谷中。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慈理來杭,看到那裡山峰秀麗,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那裡建寺,取名靈隱。明朝重建,康熙皇帝遊靈隱寺時曾賜題「雲林禪寺」匾額,因此,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清朝嘉慶二十一年,寺遭火災,道光三年重建。清咸豐十年,太平天國攻佔杭州時,靈隱寺又遭毀壞。1937年日軍侵華,杭州淪陷,難民住進靈隱寺避難;後客室、伽藍殿、東山門及梵香閣先後失火被焚。1949年7月,大雄寶殿因年久失修而倒坍,壓毀殿中的三個佛像。
1951年,周恩來總理視察杭州,暸解情況後,認為靈隱寺對國內外佛教界和群眾有很大影響,修復靈隱寺不但可似滿足國內信徒朝拜的要求,而且也可以爭取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的支援,指示浙江省政府重建。 1952年,重建靈隱寺,將原磚木的建築改為鋼筋水泥的結構,是我國佛教禪寺十剎之一大雄寶殿的匾額是著名書法家沙文若所題。1957年,沙文若的弟弟,曾擔任浙江省省長的沙文漢,被打成右派,杭州市有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大雄寶殿」沙文若的題款問題。討論結果,決定將沙文若三字在匾額上除去。
一九六六年六月,文化革命時,為防紅衛兵毀壞靈隱寺的菩薩,周恩來指示,以「整修內部,暫停參觀」名義,加以封閉。
一九七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訪問中國,向陪同參觀杭州的周恩來說,要去靈隱寺進香。因此,周恩來籍此啟封靈隱寺,歡迎西哈努克親王及其隨行人員入寺膜拜。西哈努克親王被蒼勁有力的「大雄寶殿」匾額吸引,並問陪同參觀的中方人員:「這匾額上的字是誰寫的?為甚麼沒有題款?」他們不知應該怎樣回答,面面相覷。最後,一位文化主管惴惴地告訴親王,這字是古代傳下來的,不知出自何人手筆。
周恩來卻不能接受這種說法,他對當時浙江省革委會的負責人說,沙文漢是沙文漢,沙文若是沙文若!怎麼可以因沙文漢是右派,便把他大哥沙文若的名字抹去呢?從此以後,「大雄寶殿」的匾額上,又出現了沙文若的名字
〈詳見2007年12月16--17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靜著:西湖靈隱寺題款怪事。〉
靈隱寺山門在飛來峰山麓,從九里松進山門,蒼松翠柏,林陰夾道,整個寺廟隱蔽在蒼綠的樹海中。入山門處有一橫匾:「最勝絕場」,參道壁上有「東南第一山」五字。
靈隱寺現在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和雲林藏室等。
天王殿是寺院的第一大殿,是一座重檐歇山建築,殿上方懸掛康熙皇帝所題的「雲林禪寺」金匾,下方懸掛「靈鸞飛來」牌匾,殿內正中供奉一尊袒胸露腹的彌勒佛像,兩側分別列著高達八米的四天王塑像:南方增長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四天王手中分別執著不同的法器,象徵著「風調雨順」。彌勒佛像後壁佛龕裡,有站著神態嚴肅,手持降魔杵,寺廟保護神韋馱菩薩像,佛身由香樟木雕成,可以一塊一塊卸下來,整個佛像不用一釘,鑲嵌在一起,是南宋的遺物。
大雄寶殿是靈隱寺的正殿,是一座單層重檐三疊式的歇山頂建築,高達三十三點六米,漆成朱紅油綠色彩,配以「雙龍搶珠」的屋脊翹角,顯得富麗堂皇。信徒在殿外的三個鼎中燒檀香、黃紙,烏煙瘴氣,空氣污濁。殿內正中有釋迦牟尼坐像,高十九點六米,連座高一共二十四點八米,用二十四塊香樟木雕刻而成,非常精美。佛身飾金裝,光芒四射,閃耀奪目,雄健端正,為我國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被國際佛教人士和學者視為佛祖釋家牟尼的標準像。大殿東西兩旁的立像是「十八羅漢」;大殿後壁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海島立體彩色群雕,共有姿態各異的大小塑像一百五十尊;圖分為三層,最下一層是「童子拜觀音」,展示觀音在南海普陀,善財童子前往參拜的情景;中間一層是地藏王菩薩,以安徽九華山為他的道場;最上面一層是釋迦牟尼雪山修煉的情景,麋鹿為他獻乳,白猿為他獻桃的情景。此外,受人愛戴的濟公和瘋僧也在其中,供人膽仰。殿後兩側的坐像是「十二圓覺」。1983年,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大雄寶殿後是藥師殿,位於東方淨琉璃世界,他和娑婆世界釋家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合稱「橫三世」。藥師佛管過去。藥師佛兩側有十二羅漢,代表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這裡的藥師殿所供奉的與酆都鬼城藥王廟供奉的有所不同;酆都藥王廟供奉的是藥王孫思邈及醫聖張中景
離藥師殿至雲林藏經室。雲林藏經室展覽佛教的經典、念珠,其中有好些以玉雕成的佛像。最突出的是任禪畫的濟公和活佛,栩栩如生。自右方看濟公和活佛的像,其目正對著看者。自左側看他,其目也正對著觀者,猶似世界著名的蒙娜麗莎的畫像,無論自那一方看,都是微笑如生
離藏經室走出靈隱寺便是飛來峰。飛來峰不大,長約八百米,寬約二百米,高約二百米,由石灰岩構成。從五代至宋、元,人們在岩壁上雕刻了338尊佛像。最早雕刻的是青林洞西岩壁的「四方三聖」坐像,雕刻最細膩的是青林洞南左方的「盧舍那佛會」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石刻彌勒佛,雕刻最大的是給溪洞山崖的大肚彌勒佛,長約十多米,寬約三、四米的臥佛。旅伴多在此像前攝影留念。看過這些石雕後,便想起不必遠道去絲路旅行,參觀敦煌石雕矣!
十二點四十分離飛來峰,四十五分抵「山外山」餐館午餐,一點半到玉泉茶室魚樂園觀魚。
魚樂園
玉泉茶室是一友誼商店的一部,室內有一魚池,名魚樂園,池長約二十米,寬約十米。池中有草〈鯉?〉魚數條,金魚數十條。草〈鯉?〉魚長約一、二米,重約十公斤,在池中遊來遊去。金魚每條重約一公斤,聚在池中一角,不爭吃,大概喂得太多,吃得太飽之故。玉泉茶室與其他友誼商店一樣,售賣旅遊紀念品。在玉泉茶室及「山外山」餐館外的路上,有很多農婦售賣養珠頸練,價格便宜,每條約十元,等於友誼商店中定價的十分或二十分之一,太太多多購冒,內人也購十多條,準備送朋友。二時抵岳飛廟參觀。
(註,刊登2008年7月4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四〉

杭州的岳王廟及岳王墓是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岳王廟及岳王墓的興建係紀念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飛。岳飛生死與南宋存亡戚戚相關。岳飛死後二十一年,宋孝宗下令昭雪岳飛。各地人民為紀念岳飛,建廟崇拜。岳飛墓在岳飛廟旁,墓前二個鐵柵內有秦檜及其妻,万俟萵及張俊跪叩的鐵像,向岳飛父子謝罪。教科書只記秦檜謀害岳飛,對秦妻王氏、万俟萵、張俊記述不多。遊後讀史書,對岳飛之忠、秦檜之奸及宋高宗對岳飛之死應負之過,有深一層的認識。稍記管見,請教看官。
北宋興亡 金國突起
後周亡後,北宋興起。北宋數位皇帝都想收回在後晉時代被遼國掠去的燕雲十六州。
一一一四年冬,遼國派兵十萬攻打在秋天才成立的金國,但被二萬金兵打敗。金兵乘勝追擊,而成為北方一個新興的強國。
北宋欲藉金人收復失地,一一二一年派人渡海北上與金人聯盟,合議攻打遼國,相約滅遼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宋以輸遼的歲金〈三十萬兩銀子,五十萬匹絹〉給金,這就是宋、金的「海上之盟」。
一一二二年,宋金兩國聯合與遼國作戰,金人戰勝了遼國,但宋朝被遼國打敗。金人把燕雲十六州給了宋朝,但只給空城,城內的人民與財產被金人擄走,兵弱的宋朝無奈,只有吞聲忍氣。
一一二五年,金太宗毀「海上之盟」之約,出兵攻宋,兩路南下,直逼宋朝首都汴京〈今開封〉。一一二六年初,徽宗見開封危急,讓位於太子趙桓,建元靖康,號稱欽宗。八天後,徽宗帶親信及侍衛,逃至鎮江。文武官宦紛紛「隨駕潛遁」南下。不顧李綱為首的主戰派的反對,欽宗和宰相李邦彥及官吏張邦昌等一意求和,答應金軍提出的苛刻條件;割地賠償,屈居為臣,罷免李綱。但欽宗的投降活動,遭到太學生陳東等數萬軍民的反對。因此,欽宗被迫復職李綱。李綱復職後,指揮開封軍民備戰。金方己得到三鎮,又見宋軍加緊備戰,以免損耗元氣,便回師北撤。
金兵北退後,太上皇徽宗便回到開封,以為從此可以過太平的日子。
一一二六年九月,金方再發兵南下,連陷數州。欽宗先後二次,派宰相到金營乞和,但未得允許。十二月金軍攻破開封,大肆搜括,皇室府庫被搶掠一空。
一一二七年五月,金兵押解宋徽宗、欽宗、皇后、韋賢妃(欽宗異母弟趙構的生母),趙氏諸王、宗親大臣等三千多人去北方。一同被擄走的還有宋朝的輿服、法物、禮器、圖書,以及技藝工匠,樂妓和大量金銀財寶。欽宗在位不到二年即被金人擄去,史稱「靖康之恥」。至此,北宋滅亡。
金方鑒於遼國之興亡,採用以漢治漢的統治政策,在黃河以北之地,先後建立偽楚、偽齊。
韓世忠、宗澤及岳飛等將領在北宋亡後,繼續領導軍民,抵抗金軍,攻打偽齊政府,收復失土,企圖營救徽欽二帝回來。
南宋建立
在金兵攻打及佔領開封期間,徽宗的笫九子康王趙構恰奉欽宗之命,到外地招兵,幸免被俘。
一一二七年五月一日,宋舊臣擁二十歲的趙構為皇帝,在商邱即位,改元建炎,諡號高宗,史稱南宋。趙構即位後,主和派的勢力日盛。他們無視民眾的抗金勢力,不顧徽欽二帝被擄的奇恥大辱,更不顧遭金兵蹂躪的眾多民眾,反對還都開封,免除李綱等主戰派官宦的職權。同年底,高宗率臣屬撤往揚州。當時有大臣主張回開封,反對去揚州。高宗下「有敢勸阻者斬」之旨,從此無人敢勸阻高宗。
一一二八年春,金方兀朮親王再攻南宋,先後攻陷商邱,山東,揚州、鎮江,建康、杭州等地,高宗都及時逃逸。金兵抵杭州後,高宗向金人乞和,未允。金軍續往寧波、定海及沿海其他島嶼搜尋,均未找到高宗。
一一三零年,金軍放棄生擒高宗之目的,在飽掠之後,帶著大批財物與數萬男女,回軍北撤。
金軍撤退後,高宗等回到杭州,定杭州為都城。
(註,刊登2008年7月11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五〉

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字鵬舉,河南相州湯陰縣人,生於崇寧二年〈公元一一零三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該年是徽宗在位之第三年。父岳和,母姚氏,少年家貧,無力上學,父母教他認字讀書,九歲至十八歲居家勤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子兵法等書。十六歲夫人李氏來歸,十七歲,長子雲生於湯陰故里,但商務印書館,1937年五月出版的辭源,普及本第二版,山部,寅集一三九頁記載謂:「岳雲是岳飛養子,年十二即以勇力聞,從飛力戰,數立奇功,官至左武大夫,被秦檜害死,年二十三歲。」。岳飛記憶力好,身強體壯,生有神力,十九歲從同鄉周同學射,老師盡傳其術,能左右開弓而百發百中。其外祖父介紹他跟有名槍手陳廣,學習武技打擊之術。
從軍謀生
為了家庭生計,岳飛二十歲應募赴相州從軍,任小隊長,擒賊陶俊、覃進和。其父逝世。回里奔喪,守制力學。二十歲〈一一二二年〉擔任相州安楊韓琦〈曾任宋朝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高官及宰相〉家墅晝明堂的保安工作,射中匪首張超;二十三歲赴山西平定縣從軍,任偏校;二十四歲〈一一ニ六年,靖康元年〉赴相州投效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其母在其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字為勵志。二十五歲往開封,赴師宗澤。在開德及曹州等役,屢建戰功。宗澤愛其才,教以軍陣圖。岳飛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更感其有大將之風。岳飛二十六歲時,宗澤逝世,代任宗澤職位,仍任統制。
擊敗金兵 收復失土
一一三零年,金兵北返時,未料受到韓世忠及岳飛的伏擊。韓世忠在鎮江附近的黃天蕩圍困金兵十萬人達四十八天之久,金兵死傷累累,如金太祖不派兵來救,恐會全軍覆歿。岳飛收復了建康(南京)。
在韓世忠大敗金兵於黃天蕩時,宋方的將領岳飛、吳玠、吳璘等則專心平定長江以南各地的盜匪;岳飛打敗造反的楊么及其部眾,肅清洞庭湖內及其周圍的盜匪。岳飛殺死匪首楊么後,准許楊么的部眾回家重理舊業,其中有數萬人願意隨岳飛去打金兵。岳飛收編了這些人馬後,陣容壯大,其所部「岳家軍」,紀律嚴明,不擾百姓,英勇善戰。岳飛曾隨王彥渡黃河收復新鄉,殺死金將黑風大王,生擒拓拔耶烏。金軍聞之喪膽,嘆曰:「撼山易,撼岳軍難。」
一一三四年金方親王兀朮率軍反攻,被韓世忠大敗於揚州,二月後又被岳飛打敗於今安徽合肥。韓世忠與岳飛等續討伐偽楚,兀朮接連受挫,黯然北返。
高宗表揚岳飛的功績的御書,刻碑永誌,賜「精忠岳飛」旌旗,升岳飛的官職為太尉,任武昌郡開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加授太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黃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兼營田大使等職。高宗並對岳飛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換成白話文是,「收復國土之事,我委你全權處理。」
其後二年,宋方的將領韓世忠、岳飛、吳玠、吳璘等率領民眾發動總攻,收復了在黃河流域很多的城市。
一一四零年岳飛大敗金人,眾認岳飛能營救徽、欽宗二帝回來。但不幸為奸臣秦檜等謀害。
(註,刊登2008年8月8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六〉

秦檜及奸臣的陰謀

在岳飛等抗金將士浴血奮戰時,南宋主和者不斷派人向金國求和。
金方北返後也看出單憑武力征服南宋是不可能的,於是改用離間策略,釋放一些在「靖康之恥」時被俘主和者的北宋官吏,秦檜便是其中之一。
宋徾宗政和五年(一一二五年),秦檜進士及第,任官南宋。秦檜做喪權辱國的事始於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他和禮部尚書程瑀代表北宋向金方求和,事畢升任殿中侍御使。一一二七年,金兵擄徽欽兩帝及三千男女到北方時,秦檜及其妻也在其中。秦檜被金太祖的堂弟韃懶器重,在其帳下服務。韃懶主張與宋和議。秦檜因此獲得釋放,逃回南方,在南宋做官,一路竄升,做到宰相。
一一三七年,金太宗病逝,十六歲的熙宗即位,朝政由韃懶輔佐。韃懶施行「不戰而屈人」之計,派親信化裝漢人到南方遊說,先行用金銀珠寶行賄秦檜之妻王氏,王氏引他見秦檜,傳達金國有意構和。秦檜向高宗進言謂:金方願意放回他的母親,送回他父視的屍骨,但仍扣留他哥哥欽宗。如高宗不願講和,金方就會放他的哥哥欽宗回來恢復帝位,製造麻煩。高宗被秦檜的話迷住了,遂於公元一一三七年四月,派使臣王倫到金國見兀朮,進行求和。但構和不很順利,金人首先要求宋方解除岳飛的兵權,其後復要求殺死岳飛。
金將兀朮提出的苛刻條件:「先殺岳,始可和。」,奠下岳飛被殺的先聲。秦檜為了穩固他的宰相職位,討好高宗,滿足金方的要求,決心謀害岳飛,來達成和約。當時恰逢剛發表的湖南轉運官万俟萵,在朝庭上造謠攻擊岳飛。這正合秦檜之意,於是秦檜留他做監察御使。從此万俟萵便做了秦檜最忠實的爪牙。秦檜同時叫張俊造謠,中傷岳飛擁兵自重,有反叛朝庭之意。
張俊,成紀〈今甘蕭天水縣〉人,少時在盜匪群中,頗有名望,以後在宋朝做官,與金人作戰時,累立奇功,官至朝庭樞密使,知道朝庭欲與金人構和,但佯裝要抵抗金兵,請纓抗敵,秦檜准其所請,將各將領的兵權轉移給他,但他一年多都無出兵之意,秦檜因此唆使江邈提議罷免他。以後張俊官至太傅〈皇帝的老師或顧問〉封為清河郡王。南渡後,張俊,韓世忠、劉錡及岳飛等並為名將,但張俊獨附和秦檜的和議,而中傷岳飛,構成岳飛冤案,成為被萬世唾罵的人〈見辭源〉。
秦檜請高宗連續發出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年)十月,岳飛被押回,關在牢中。秦檜並指使張俊、万俟萵等製造假證,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岳飛反叛朝庭。十一月,先由御史中承何鑄主審、要岳飛交代謀反的罪行。岳飛聲言,盡忠報國,並顯示背上「盡忠報國」的刺字。何鑄深為感動,並發現所有誣陷岳飛的狀詞、毫無根據。於是稟告秦檜,力陳岳飛無辜。秦檜躊躇。秦妻進言道:「捉虎容昜放虎難啊!」。秦檜遂命万俟萵重審岳飛。万俟萵強迫岳飛在捏造的供狀上畫押。岳飛悲痛地在供狀上寫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秦檜在岳飛畫押後,將岳飛及其子岳雲處死在大理寺監獄。時為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岳飛死後一月,南宋與金國達成喪權辱國的和約,史稱「紹興和議」。一一四二年一月岳飛之頭裝在木箱裡,呈獻在金國兀朮面前。八月後,金方才送回趙構的母親,及其父親的屍骸。
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生命危險,背負岳飛屍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于九曲叢祠旁。二十一年後,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並以高價懸賞求索岳飛的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現在的岳墓所在地。嘉泰四年(一二零四年),岳飛死後六十三年,百歲冥壽時,宋寧宗追封他為鄂王。人民建廟奉祀。
(註,刊登2008年7月18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七〉

岳飛廟

岳飛廟原建於南宋嘉泰十四年,現存的重建於清朝,民國時重修,雄偉壯觀。山門是一座雙簷的建築,巍峨莊嚴,正中懸掛「岳王廟」三字豎匾。山門的楹聯:「千年冤獄莫須有,百戰中魂歸去來」,是清代乾隆間進士,曾任兵部左待郎吳雲樵所選。山門內面掛「氣壯山河」橫匾,繼是一個天井院落,中間有一條青石鋪成的走道,道旁古木參天。忠烈祠正殿雙簷的中間懸著一塊「心昭天日」橫匾。大殿正中是彩色四點五米高的岳飛塑像,身著紫色蟒袍,臂露金甲,顯示了武將的英雄氣概。
殿兩面壁上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座像上面懸著一塊岳飛寫的「還我河山」的橫匾。左右兩邊各懸一塊「碧血丹心」與「浩氣長存」的橫匾,正殿後面兩旁是岳母在岳飛背上刺字等巨幅壁畫,展示了岳飛保衛國家的英雄業績。導遊特別提醒我們說:岳母在岳飛背上所刺的〝國〞字少一點,是故意的、要待他報國功成之後再補刺。大殿的天花板上繪有「百鶴圖」,三百七十三隻鶴的形態各異,生動自然,可謂岳飛浩然氣節和堅貞性格的象徵。
正殿西面有一組庭園,庭園南北各有一條碑廊,北面的碑廊陳列著岳飛的詩詞奏札等手跡,其中有著名的「滿江紅」及送紫岩張浚北伐詩。「滿江紅」的詞是:「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聞,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送紫岩張浚北伐詩是:「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南面是歷代修廟的記錄及歷代名人憑吊岳飛的詩詞。庭園中間有一石橋名精忠橋,過橋便是岳飛墓園。
岳飛墓園
岳飛墓園在岳飛廟大殿的右側,在一九七八年按南宋的建築風格重修的。塊石圍砌,造型古樸。墓園入門的楹聯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纖無辜鑄佞臣」。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大字。墓旁是其子岳雲墓。墓道兩側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馬、石虎和石羊等八尊;墓道前方照壁上有明人洪珠所寫的「盡忠報國」四大字。古柏森森,莊嚴肅穆。墓道階下,在岳墓前有万俟卨及張俊,秦檜及其妻跪叩的的鐵像,向岳飛父子謝罪。這些跪像,分別在二鐵柵內。
自史藉觀看,秦檜是整個陰謀的設計者與執行者,於是所有的詰責都集中於秦檜一身,注定了他受萬世唾罵的命運,而勿略高宗應負的責任。
自南宋建立以後,宋高宗趙構無視民眾的抗金勢力,不顧徽、欽宗二帝被擄的奇恥大辱,更不顧遭金兵蹂躪的廣大民眾,一意求和避戰,不准忠臣勸阻。秦檜為迎合皇帝趙構之意,討好主子,是一個服從命令的奴臣。一一四一年,南宋與金人簽成「紹興和議」的悲痛下場,可說是趙構與秦檜君臣狼狽為奸,或趙構孤意獨裁造成的結果。封建時代,批評皇帝者,被認為大逆不道,遭殺身之禍,因此,秦檜對高宗謀害岳飛之事不敢置詞。導遊說,如果謀殺岳飛之事發生在二十世紀,秦檜可能獲得平反。
(註,刊登2008年8月22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八〉

岳飛遇害 高宗之過

岳飛之死,「紹興和議」之訂,高宗有無責任?應負那些過失?
高宗逝世後,指責高宗的言論便出現於世,首先有明朝中葉的畫家、書法家、詩詞文學家文徵明的「滿江紅」詞,該文直指謀殺岳飛之罪歸於高宗〈詳見黃敬先著:文徵明的「滿江紅」,2003年7月16-18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現再縷述高宗暗示秦檜謀殺岳飛之蛛絲馬跡。
高宗生於一一零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一一二七年五月在商邱登位為南宗皇帝。當時,忠臣勸他還都開封,他便下旨「有敢勸阻者斬」,充分顯示高宗是一個主見很強,別人不能改變他的意見,只有依他的意見去做的獨裁者。
高宗是一個貪生怕死,苟安自私的人。自一一二八至一一三零年間,金方進攻南宋,高宗率官宦一路逃避,充分表示他怕被擒。當北宋將領韓世忠及岳飛等,大敗金兵,欲收復開封,欲救徽、欽二帝回來時,他指示宰相〈秦檜?〉命令岳飛班師及向金人乞和,因他怕欽宗回來恢復帝位。這些事情,如高宗沒有指示,宰相〈秦檜?〉敢做嗎?秦檜殺岳求和之計,及張俊誣告張憲謀反,可能也是高宗授意的。
南宋自一一三零年定都杭州後,一再向金方乞和,充分表現高宗苟且偷安,恐怕失去皇位的人。一一三八年十月,高宋與秦檜主持議和會議,不准其他大臣參預。免除反對議和大臣的職務,已述如前。這些史實明顯指出向金人乞和之事,很可能是由高宗決定,由秦檜策劃。
岳飛抗拒金人,收恢國土,欲拯救徽、欽二帝回來,乃母教「盡忠報國」之所然,而不知道高宗不想欽帝回來。
關於岳飛被害,網上的文獻認為是宋代猜防武臣的傳統政策。高宗妒忌岳飛的才能,清廉自持,獲得軍民擁護,猜防岳飛奪取皇位。
岳飛聰慧好學,是一個有學問的武將,他留下的滿江紅等詩詞迄今仍為人傳誦。寒山寺碑廊陳列石刻岳飛的對聯,書法強勁有力,為人欽慕。岳飛不貪財,不好色,治軍嚴厲,得軍心,不擾民,獲民心;如果岳軍路過某地借用民房,翌日必先打掃乾淨後再離去;他不接受地方官員的歡宴。岳飛的軍紀非常嚴厲,有一次他部下一士兵取民間一縷麻繩來束馬革。他立即把那士兵斬首示眾。但他關心他部屬的疾苦,時常詢問部下的生活,如部下生病,必往探視送藥。如部隊出征,他遣夫人到將領家中慰問。如獲上峰犒賞,依功分給部下。他不僅為他戰死的部下而痛哭,並重償憮恤其家屬。他與他的部下宛似一家人。作戰時,萬眾一心,奮勇猛進,戰無不勝。岳飛越得民心及軍心,越使高宗疑心他建立良好名譽之目的何在?是否有奪權之慾?秦儈為投好高宗,偽稱岳飛這些作為,乃作奪位之備,落井下石,加重高宗的疑心及除去岳飛之決心。因此,秦儈設計陷害岳飛,叫爪牙張俊造謠,謂岳飛的部下張憲企圖造反,便是其其中之一。
一一二七年間,金人攻打北宋,高宗受驚,得不育症,無子傳位。岳飛以國家大計,建議高宗早日立嗣。高宗認為岳飛干涉朝政,起了處死之念。筆者認為這一點造成高宗殺岳的成份比較小。
岳飛長大後的種種表現與眾不同,對他的身世有不同的猜度。岳飛小時家庭貧窮,無力向學,但他聰慧,其母姚氏知書識禮,教他認字讀書,為人仁慈,不要貪財,不要愛色,勉他「盡忠報國」。因此,對岳飛身世有不同的猜說。在軍中有部下傳說岳飛是徽宗的兒子,岳飛獲悉後,立即將那些部下斬首。這些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可能出自岳母姚氏或岳夫人李氏。按岳飛出生時是徽宗在位之第三年。徽宗在位之第二年曾釋放一批宮女,其中有些宮女與徽宗同居過。
南宋自一一三零年定都杭州後,過著昇平日子,整理家譜、編訂國史乃朝中要事之一。徵宗宮中的起居生活,太監均有記錄。太監記錄徽宗與一姚姓宮女同居,該宮女懷孕及釋放的時間與岳飛出生的時間頗為符合。秦檜將這一發現稟告高宗,令高宗及秦檜猜想岳飛一心一意要北伐,欲救回徽、欽二帝,其理乃是盡子弟之責。這一發現,也令高宗及秦檜驚惶不措。高宗及秦檜都知道宋太祖建立宋朝始於黃袍加身,如果岳飛部下加黃袍於岳飛身上,班師南返。高宗及秦檜的職位,一夜便會消失。高宗及秦檜為保自己職位,於是密計除去岳飛。
高宗為了保皇位,不惜殺害主戰的將領及官宦,締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一一四零年,金兀朮毀約,率兵再攻宋。宋方乞和。金方以「先殺岳,始可和」為條件。這正合高宗及秦檜策劃殺岳談和,一舉二得的目的。一一三八年十月,高宗與秦檜主持議和會議,不准其他大臣參預,免除反對議和大宦的職務。這些決策如未得高宗授權或同意,秦檜豈敢付之行動嗎?這些議和之計,顯然是高宗在主使。
高宗退位,孝宗即位,即為岳飛冤死昭雪,更證明謀害岳飛是高宗一人之意,或高宗與秦檜合計之策。筆者相信,為回應金方所提和議條件而舉行的御前會議,皇儲孝宗也在場,知悉詳盡,不過他識時務,當時不敢表示異議而矣!
一國難容二雄之事,中外古今均有記錄。漢朝開國名將韓信幫漢高祖劉邦,亡秦國,敗項羽,打了大半江山。劉邦帝位隱固後,便疑忌才高功大的韓信,借人誣告韓信造反,把他除去。
中國國民〈革命〉黨推翻滿清政府。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誕生後三月,國父孫中山先生讓位袁世凱。袁世凱獲權後,想復辟做皇帝,便於一九一二年買人槍殺革命偉人宋教仁,因宋教仁主張共和,反對專制。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毛澤東為隱固其地位,除去異已,發動「文化大革命」,鬥死建國功臣國家主席劉少奇、元帥彭德懷及賀龍等共產党的元老,下放數達百萬知識份子到農村勞改,使許多人因而家破人亡。
主要參考資料:一,黎東方著:《我們的根》,第112至122頁。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二 毛佩琦、李澤奉編撰:《歲月河山》,第278至287頁。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三,黃敬先:文徵明的「滿江紅」。2003年七月十六日世界日報,中外古今版。
(註,刊登2008年8月15日美南報系的芝加哥時報及其他城市的報章)
-------------------------------------------------------------
神州春光無限好 〈四十九〉

茶價駭人讓你知

二點三十分離岳王墓,導遊帶我們去一友誼商店,它以前是林彪的別墅,樓下賣字畫、衣服及仿製古董;樓上是茶室,中間有一長桌,可坐二十多人。我們坐定後,一女招待員泡一壺龍井茶,請我們喝。据說茶是用泉水泡的,茶水橙黃,芬芳撲鼻,味甘不澀,入口暢快,確與普通茶不同,眾人稱讚。一男士解說杭州龍井茶的栽種、採收及炒製的過程。室內備一電爐及炒鍋。那位男士自架上取下一筒茶,示範炒製。炒完後,現場推銷,每筒(100克)售價二百捌拾元人民幣(相當35元美金),因價格高,旅伴都缺興趣。會長李克成兄買一筒。在樓上消磨約二、三十分鐘便下樓參觀。
二零零一年,在廣州時,導遊帶我們去參觀一茶鋪,經理介紹福建名茶「鐵觀音」及推銷茶壺。据說茶水味道顏色好壞與茶壺有密切關係。一個「紫砂」茶壺售價二百至五百多元人民幣。有一、二旅伴〈老華僑〉購買茶壺及茶葉。
每年春季,有不少拍賣茶的新聞,價格駭人,摘錄數則,與讀者共賞:
龍井茶
杭州市的13個區鎮中,有11個區鎮產茶,面積近45萬畝。龍井村所產的龍井茶最有名,因該村有乾隆皇帝欽點並聞名於世的「御茶樹」。龍井村所產的茶,過去進貢清朝皇宮,現在也為政府高層機構包購。2005年4月8日,龍井春茶組委會為準備拍賣用的100克「龍井王中王」茶,邀請中國茶葉界權威人士、技術和監督人員,親臨龍井村見證該茶的採摘,炒製及封存。採茶人自18棵「御茶樹」上,採下新生的「一芽二葉」(一個尖芽和旁邊的兩葉),在茶園前面架起兩口大鍋,由兩位炒茶大王炒製。茶葉製成後,再「開湯」(泡茶),由資深茶葉專家評判;嗅香氣、看茶色,嘗滋味,評葉底〈茶泡後在杯底的形狀〉,認定該茶葉為「西湖龍井之冠」。杭州市公証處全程監督公證,當場封存,並在18日舉行的龍井茶拍賣會上公開拍賣(2005年4月14日《世界日報》,大陸新聞)。
4月18日在杭州龍井茶拍賣會上,100克「龍井王中王」賣得14.56萬元。
2008年三月三十一日是龍井開茶節,杭州的「炒茶王」們齊集龍塢鎮,現炒現賣龍塢的龍井茶,其中一攤,五百克賣到二十五萬元〈相當三萬五千多美全,今天匯率,一元美金換七元人民幣〉。茶價之高,令人驚愕!『2008年4月1日《世界日報》,大陸新聞〈二〉』。
大紅袍茶
2005年,在上海國茶文化節拍賣會上,20克武夷山大紅袍茶賣得19.8萬元;50克珍藏30年的「正山小種」紅茶及100克在2004年上海國茶文化節獲金獎的「水仙」武夷岩茶,分別賣得12.6萬元及8.5萬元。4月17日在笫七屆中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上,20克大紅袍賣得20.8萬元。
關於大紅袍茶,彭海倫女士在2005年4月13、14日《世界日報》副刊有文報導:四百多年前,當地寺僧在武夷山天心禪寺旁九龍窠的峭壁上發現三株茶樹,後稱大紅袍母樹。茶樹長期有山澗雨霧滋潤,樹下終年有青苔圍繞,受陽光時間短及生長期長的影響,長出厚實葉片,製成的茶沖泡七、八次不減色味。用大紅袍母株枝葉接枝產出的第二、三代大紅袍是無法與母株所產的相比。
這幾株茶樹在解放前有部隊守護,解放後由一對農家夫婦及武警監看。五月採茶時,中共當局送三、四隻訓練過的猴子,攀上峭壁採茶。母樹一年只能產八、九兩大紅袍,每年所產的茶分別送給北京中央政府,福建省政府,武夷山市政府各二兩,剩餘的二兩由製茶師傅平分。在市面及在拍賣會上,用高價才能買到。
烏龍茶
市上售的武夷岩茶(通稱烏龍茶)是名茶之一。烏龍茶被稱為岩茶,因武夷山土質為岩石風化後的砂質壤土,茶農利用岩凹、岩隙栽茶,武夷岩茶因而得名。為保持茶樹健壯茂盛,岩茶一年只收一次,製成的茶,品質較高,價錢也高。
閩南安溪縣是烏龍茶的故鄉,是名茶鐵觀音黃金桂的發源地,它是全國首批100家茶葉生產基地之一。全縣107萬人口中,有70萬人以茶為生,有13萬戶茶農,茶園35萬畝,其面積約佔全國烏龍茶種植面積百分之30,年產烏龍茶3.5萬噸,2004年的茶葉交昜額達八億元人民幣。
廣西凌雲縣是著名的壯族茶鄉,產白毫名茶
黃山毛峰
在安徽舉行的首次黃山茶交會,茶葉專家評審四十多種黃山所產的茶,選出「黃山毛峰」及「太平猴魁」茶葉為首選。這些名茶在上海公開拍賣,每兩茶葉拍價將超過10萬元人民幣(2005年5月14日,《世界日報》)。
在「中國濟南第三屆國際茶博覽會」上匯聚了一千多種海內外名茶,獲金獎的名茶拍得價格是:
五十克杭州西湖龍井茶拍得13.8萬元;
100克浙江遂昌縣的「龍谷麗人」茶,拍得6.6萬元;
50克杭州「獅」牌西湖龍井茶拍得6萬元;
100克台灣炭薰黑珍珠名茶「大地茶露」拍得5萬元(2005年5月24日,《世界日報》)。
2005年台灣的14個主要茶區,有95位有名茶農參加比賽。台東茶農陳鍚卿以「青心烏龍」稱霸,冠軍茶拍賣88萬元台幣一台斤〈500克〉(2005年6月2日,《世界日報》,台灣新聞)。
雲霧茶
雲霧山位於貴州中部貴定縣南端,山高超過1500公尺,終年雲霧繚繞,適宜種茶,所產茶品,自唐朝起上貢朝庭,歷經唐、宋、元、明、清五代。自2006年起,貴定縣每年在清明前夕,拍賣雲霧山「第一壼春茶」。2006,2007及2008年拍賣價格分別為1.1萬元、1.9萬元及5.0萬元(2008年3月31日,《世界日報》,大陸新聞〈二〉)。
茶的價格相差數十倍,視茶葉採摘的季節及茶樹枝上的部位而定。春季採收的春茶價格,較秋季採收的秋茶高;在清明前採收的茶,其價格較清明後採收的茶高。在樹枝前端一芽二葉嫩小的茶較樹枝後面第三、四,及第五、六成熟、粗大的茶葉價錢高。1985年,紐約時報報導「天仁茶莊」在美國售賣的茶的價錢是140美元一磅〈宏觀周報2008年6月4日第4頁〉。
(註,刊於華盛頓新聞,2008年9月18日。)
----------------------------------------------------------